对淋病的治疗,多审因而治。由于其虚实错杂之特点,则以驱邪为主,虚则补之,实则祛之,庶不致误。淋病初期应以驱邪为先,清热解毒、通利小便为基本方法,病情迁延,宜攻补兼施;而节制房事更是去病之要径。对于药物治疗,应以西药为主,以图速效。但中药知是驱病健身的重要选择,不可偏废。下面来看看关于“治疗淋病的常见方法包括什么”的内容。
一、中医治疗
1、辩证选方
(1)外感邪毒
治法:清热解毒通淋。
方药:导赤散加减。生地,木通,竹叶,甘草。寒热往来加柴胡、黄芩;尿道口排脓较重加公英、地丁。
(2)湿热下注
治法:解毒除湿、通便泌浊。
方药:八正散加减。木通,车前子,bian蓄,瞿麦1,滑石,大黄,桅子,甘草。小便赤热而痛加公英,黄芩,生地;口苦咽干加龙胆草;便秘重用大黄。
(3)肾阴亏虚
治法:滋阴清热补虚。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黄柏,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泽泻,茯苓。尿道口溢脓明显可加清热解毒之公英、地丁等。
(4)肾阳虚衰
治法:补肾壮阳、通淋泌浊。
方药:右归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附子,肉桂,当归,鹿用胶。
2、专方验方
1.赤雄鸡肠2具,干地黄,桑螵蛸、牡蛎、龙骨、黄连,白石脂、苏石脂,肉苁蓉。共为细末,火鸡肠及鸡内金中。缝塞,蒸之令熟,暴干后为散,每服10g,温酒送下,每日3次。
2.分清散:益智仁、萆藓、石菖蒲各等份为末,每服10g,每日3次。外洗:本病多伴有性病性疣,可用苦参、土茯苓、明矾。煎水外洗,日2次。
二、药物治疗
1、头孢菌素类:具有破坏菌壁和遏制菌体蛋白合成的作用,虽也属于含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但它们对β-内酰胺酶比较稳定或十分稳定,因此,对PPNG菌株和染色体介导的耐药菌株所致的淋病,常能有效地取代青霉素类,大观霉素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它们成为可行性代用品。
常用的头孢菌素有头孢唑林(cefazolin),头孢西丁(cefoxitin),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噻肟(cefotaxime),头孢哌酮(先锋必),头孢唑肟(益保世灵),头孢他啶(复达欣)和头孢曲松(头孢三嗪),其中以头孢曲松(头孢三嗪)和头孢他啶疗效较佳,拉氧头孢(氧杂头霉唑)在脑脊液中浓度很高,很适于治疗淋菌性脑膜炎。
2、氟喹诺酮类:通过遏制DNA旋转酶而遏制菌体DNA及蛋白合成,治疗淋病常用的制剂有诺氟沙星(氟哌酸),依诺沙星(氟啶酸),氧氟沙星(氟嗪酸)和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等,在体外试验中,它们对PPNG菌株和非PPNG菌株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据报告,诺氟沙星(氟哌酸)对单纯型淋病的治愈率为97%,依诺沙星(氟啶酸),氧氟沙星(氟嗪酸)和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治疗淋病的效果很好,对衣原体感染也有一定的疗效。
近年,又有一种新药氟罗沙星(多氟哌酸)问世,它抗菌谱广,血清半衰期长,每天口服1次即可。
3、四环素类:通过遏制菌体蛋白的生物合成而发挥作用,对淋病也有较好的疗效,但不作为一线用药,常用的有四环素(tetracycline),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和米诺环素(美满霉素)等。
4、大环内酯类:遏制菌体蛋白的生物合成,不作为一线用药,主要用作四环素类的替代品,近来报告,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单剂量1.0g对无合并症淋病的治愈率为96.4%,对同时合并衣原体感染的治愈率为100%。
来源资料:《临床检验杂志》 2002年 第1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