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性晕厥:常见于单纯性晕厥(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管减压性晕厥)、 颈动脉窦性晕厥 、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 、排尿性晕厥 、吞咽性晕厥、 多见于青年男性,在排尿中或排尿结束时发作,持续约1~2min,自行苏醒、无后遗症。机制可能为综合性的,包括自身自主神经不稳定,体位骤变(夜间起床),排尿时屏气动作或通过迷走神经反射致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脑缺血。
咳嗽性晕厥:见于患慢性肺部疾病者,剧烈咳嗽后发生。机制可能是剧咳时胸腔内压力增加,静脉血回流受阻,心输出量降低、血压下降、脑缺血所致,亦有认为剧烈咳嗽时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对大脑产生震荡作用所致。中老年患者常出现晕厥,尤其是晕厥发作时与头部突然转动,仰头或穿紧领衣等诱因有关时应疑为本病,可行颈动脉窦刺激实验。
来源资料:《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2年 第12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