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浮肿症状诊断/鉴别

时间: 2015-05-27 11:19:27 来源: 求医网

  面部浮肿可能是由肾脏病引起,肾脏病的常见症状有水肿、高血压、尿少或无尿、多尿、尿频、血尿、尿中泡沫增多、腰酸痛及其他一些全身性症状。

  面部浮肿的鉴别诊断如下:

  1、水肿:常出现于眼睑、足踝及背臀部。严重时可伴有胸水、腹水及会阴(阴囊、阴唇)水肿。若皮肤破损,水肿液可溢流不止。水肿位置可随着体位的变化而移动,如平卧时以眼眶周围的软组织最明显,站立或久坐之后可以在内踝处出现凹陷性水肿。水肿发生时均伴有尿少及体重增加,严重患者全身水肿液可高达20-30L,所以要识别有无水肿,宜每日起床排空大、小便之后,空腹测体重,观察逐日的变化。

  2、高血压:肾脏病人就医时应注意检查血压,若血压升高,常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另一方面,高血压病人亦应注意检查尿常规,观察血压变化与尿蛋白增减的关系,以便医师鉴别是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还是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害。

  3、尿少或无尿: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少于15-20m1)叫少尿,少于lOOml叫无尿。此时肾脏已不能从尿液中排出人体的代谢废物和毒素,无法调节水、电解质和内环境的稳定与平衡,应紧急找医生诊治。

  4、多尿及夜尿:每昼夜尿量超过2500ml称多尿。如果没有饮水过多、没有使用利尿药物、没有患糖尿病、没有垂体系尿崩症等肾脏以外的因素,则多尿是肾小管浓缩功能不全的表现。正常人日夜排尿量有一定规律,日间尿量应多于夜间,其比例为2~3:1,夜尿不应多于750ml。若 夜尿增多,日夜尿量之比发生 改变,亦是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的表现。若进行检查可发现尿比重及尿渗透浓度降低,中医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肾气虚弱、下元不固、摄纳无权所致。

  5、尿频:尿频是指小便次数多,但每次的尿量却很少,尿急是指憋不住尿;尿痛指排尿时尿道口及小腹胀痛,多见于膀胱炎。

  6、血尿:是血液经损伤的肾小球、肾小管或路混入尿液造成。如出血量多,不需辅助工具,肉眼便可察觉者称肉眼血尿;出血量少,肉眼看不见,需离心沉淀之后取沉渣涂片,经用显微镜观察才能发现的称镜下血尿。一般认为肉眼血尿多见于结石、肿瘤等泌尿外科疾病,而镜下血尿多数为肾小球疾病引起。

  7、尿中泡沫增多:是尿中出现大量蛋白的表现,此时应做尿常规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

  8、腰痛:阵发性的剧烈腰痛,甚至沿侧腹部向会阴大腿内侧放射,或伴呕吐,称为"肾绞痛",多见于肾盂结石或输尿管结石,此时要观察有无血尿.肾盂肾炎时,腰痛常伴发烧,肾区(背部二侧肋脊角处,即背腰处)有叩击痛,尿检可发现白细胞增多,尿培养有细菌生长。肾小球疾病时多数只有腰部不适、隐痛、或仅感腰酸。

  9、其他:如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肢软乏力,面色苍白、贫血等,应考虑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宜及时做血,尿的有关检查。从脸部开始浮肿,继而扩大到全身。

来源资料:《国内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 第7期


查看更多关于“面部浮肿症状诊断/鉴别”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心电图、肝功能检查、尿常规、血糖、肝胆B超
常用药品:
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相关疾病:
根尖脓肿、慢性肺炎、小儿哮喘、高原适应不全症

面部浮肿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