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治疗/预防

时间: 2014-11-07 09:26:00 来源: 求医网

  本病证的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及外感内伤。外感咳嗽一般邪气盛而正气未虚,治宜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邪去则正安,不宜过早使用苦寒、滋腻、收涩、镇咳之药,以免留邪。内伤咳嗽,则应辨明由何脏累及,随证立法。痰盛者化痰以宣肃肺气,依痰热、痰湿之不同,分别予以清热化痰或燥湿化痰。后期以补为主,分别以润肺滋阴与健脾补肺为法。

  日常要加强锻炼,增强抗病能力。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特别秋冬季节,注意胸、背、腹部保暖,以防外感。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煤气、尘烟等刺激。咳嗽期间,适当休息,多饮水,饮食宜清淡,避免腥、辣、油腻之品。

  参考材料:中医世家 《中医儿科学》 > 第六章 肺脏病证 第二节 咳嗽



查看更多关于“小儿咳嗽治疗/预防”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儿科、内科、传染科、五官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耳鼻喉科
患者部位:
胸部、颈部,咽喉、气管、肺、呼吸道
相关检查:
周围血象检查、痰液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结核菌素试验检查
常用药品:
小儿止咳糖浆、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葵花牌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小儿咳喘灵
相关疾病:
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嵌杯样病毒胃肠炎

小儿咳嗽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