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形腿症状诊断/鉴别

时间: 2015-05-15 14:02:14 来源: 求医网

  在双足跟、双足掌并拢,放松双腿直立,如两膝存在距离,就说明是有O型腿了。一般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两个指标,判断O型腿的轻重程度。所谓常态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双腿和膝关节放松时,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主动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腿部和膝关节向内用力并拢,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的大小,"O型腿"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1、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为轻度。

  2、常态膝距在3-10厘米之间的为中度。

  3、常态膝距大于10厘米的属重度。

  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内外侧角度的稳定结构。当外侧副韧带松弛的情况下,内侧副韧带偏大的力量就会牵拉小腿胫骨向内侧旋转,就会形成O形腿。O形腿的诊断并不难,临床上将其分为七种类型进行诊断:

  Ⅰ型(单纯骨质丢失型):通常系胫骨侧的骨质磨损所致,无内侧软组织挛缩和外侧软组织松弛。

  Ⅱ型(外侧副韧带松弛型):冠状面的畸形比Ⅰ型严重,体检时畸形通常尚可矫正。

  Ⅲ型(内侧结构挛缩型):外侧结构正常,畸形不能或仅能部分矫正。

  Ⅳ型(骨干畸形型):骨的畸形部位远离关节,干骺端形态正常,往往系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所致。

  Ⅴ型(内侧挛缩、外侧松弛型):虽然兼有Ⅱ型的问题,但处理方法同Ⅲ型。

  Ⅵ型(骺及干骺端发育异常型):在膝内翻病人中,发育不全通常位于胫骨侧,整个内侧的韧带关节囊往往都有结构性短缩。发育异常引起的力线不正可以因骨关节的磨损而加重,同时还会并发Ⅱ、Ⅲ或Ⅳ型的情况。

  Ⅶ型(发育性骨干弯曲或获得性干骺端畸形型):最常见的原因是膝外翻病人胫骨高位截骨过度矫正。当截骨部位位于韧带止点或曾经进行过韧带剥离时,则同时存在骨骼和韧带的异常。

  需与以下症状相互鉴别:

  “X”型腿:是指孩子两膝靠拢站立时两踵(脚后跟)依然分得很开的腿形而言。如将双踵靠拢,则两膝就会前后重合起来。

来源地址:http://www.wiki8.com/Oxingtui_108900/


查看更多关于“O形腿症状诊断/鉴别”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外科
患者部位:
下肢
相关检查:
骨骼触诊、骨骼视诊、婴幼儿肌肉骨骼系统检查、血液分析仪检查
常用药品:
胆维丁乳、阿胶牡蛎口服液、强骨生血、骨化三醇胶丸、乳酸钙颗粒
相关疾病:
骨关节病、退变性关节病、大骨节病、佝偻病

O形腿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