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肌肉萎缩症状诊断/鉴别

时间: 2015-10-30 12:11:30 来源: 求医网

  医生对小腿肌肉萎缩的诊断非常简单,一般医生根据患者的体征、触诊、视诊、病史以及检查结果,就可以对患者进行检查,项目是小腿肌肉萎缩的诊断方法:

  一、病史

  对于肌肉萎缩应注意年龄发病部位,起病快慢病程长短等;急性发病还是慢性发病,是逐渐进展还是迅速发展,有无感觉,是局限性还是全身性,肌力如何?肌肉无力与肌肉萎缩的关系。有无肌肉跳动和疼痛活动后是加重还是减轻的既往史,应注意有无伴发全身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疾病、消耗性疾病、糖尿病尿毒症、外伤、饮酒、椎间盘脱出、脊髓炎、视神经炎、药物应用史及中毒史等有无特殊的遗传性家族病史等,注意感染史和预防接种史。

  二、体格检查

  1、注意肌肉体积和外观,临床上肌肉萎缩的诊断应两侧对比,即肌肉萎缩的范围分布程度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观察有无肌束颤动。

  2、肌力和肌张力,肌肉萎缩多伴有肌力低下,所以应注意肌容积与肌力的比较注意肌肉萎缩部位的肌力肌张力,检查时应在温暖的环境和舒适的体位下进行。应让患者尽量放松,可通过触摸肌肉的硬度及被动伸屈患者的肢体时所感知的阻力来判断肌张力减低时肌肉松弛。被动运动时阻力减低或消失,关节的运动范围扩大,多见于运动神经元病变、某些肌病如废用性肌肉萎缩等。

  3、肌萎缩的伴发症,如骨关节的变形,皮肤症状沿神经行走有无压痛及肿物等,注意有无感觉障碍,及感觉障碍的分布范围和性质,如深浅感觉障碍或复合感觉障碍感觉分离等,萎缩肌肉有无自发性疼痛和压痛等。

  4、注意有无全身性疾病,如肿瘤,糖尿病,恶性病变等。

  鉴别诊断

  1、由全身营养障碍,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肌肉变性,肌肉结构异常等病因产生的肌肉萎缩。

  2、遗传、中毒、代谢异常、感染、变态反应等引起的肌肉萎缩,此种分类临床意义不大,因病因一时难以明确。

  3、全身弥漫性肌肉萎缩。

  4、头面部肌肉萎缩。

  5、头和上肢或上下肢近端肌肉萎缩。

  6、上下肢远端肌肉萎缩。

  7、限局性肌肉萎缩。

  8、神经原性肌肉萎缩。

  9、肌原性肌肉萎缩。

  10、废用性肌肉萎缩。神经原性肌肉萎缩主要指脊髓前角细胞及末梢神经等下运动神经元的病变,属于原发性神经原性肌肉萎缩。三者又彼此互相关连,而上运动神经元性病变虽也出现肌肉萎缩,有人将其列为继发性,晚期为废用性萎缩。肌原性肌肉萎缩是指肌肉本身病变引起的。废用性肌肉萎缩尚可邮于全身消耗性疾病。

来源资料:《国内中医急症》 2009年 第5期


查看更多关于“小腿肌肉萎缩症状诊断/鉴别”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外科
患者部位:
下肢
相关检查:
常规体检检查、肌电图、肌张力检查
常用药品:
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力如太、妙纳
相关疾病:
先天性腹壁肌肉发育不良、肌肉萎缩、梨状肌症候群

小腿肌肉萎缩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