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关节不稳定症状起因

时间: 2015-05-14 12:24:03 来源: 求医网

   寰枢关节不稳定除外上颈椎的其他部位损伤,必须借助X线摄片。X线张口位摄片主要特征表现是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两枚侧块间距不对称,但张口拍片时合作不好可使投影位置偏斜,引起两者间隙异常,或不能满意显示该区解剖结构。必要时多拍几次片,排除因投影位置不当造成误诊。侧位X线片能清醒显示齿状突和寰枢椎弓之间的距离变化。正常情况下在3mm以内。必要时CT扫描,与寰椎椎弓骨折及上颈椎畸形鉴别。应注意严重的陈旧性半脱位。表现为斜颈及运动受限,颈部活动时疼痛,可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斜颈的出现可引起对侧胸锁乳突肌痉挛。

  寰枢关节不稳定症状的起因有以下几点:

  一、寰枢关节不稳定外伤性脱位:

  1、合并齿状突骨折: 即寰椎连带着齿状突骨折一并移位。从枢椎椎体后上角或骨折线后缘测量到寰椎后弓的前缘,此距离为脊髓可占据的有效空间,可据此估计缓冲间隙的狭窄及脊髓受压的情况。

  2、单纯的寰椎前脱位:不伴有齿状突骨折的寰枢关节脱位,必有寰枢之间韧带的广泛损伤。由于齿状突的存在,脊髓被夹在齿状突和寰椎后弓之间,更易受伤。

  二、寰枢关节不稳定先天性畸形脱位:

  1、分节障碍,表现为枕骨寰椎融合成颈2~3椎体融合;

  2、齿状突发育不全。

  三、寰枢关节不稳定自发性脱位:成人病例多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儿童则多继发于颈部深在感染。寰枢椎旋转固定的实质是陈旧性脱位。 Fielding(1977年)把自发出现或轻度外伤后出现的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状态称为寰枢椎旋转固定。在以后(1983年)他又称之为旋转性移位。

  四、寰枢关节不稳定病理性脱位:也为缓慢发生的脱位,与自发性发生脱位的区别在于确有寰椎和/或枢椎的骨质破坏性病变。在我国以寰枢椎结核为多见,也偶见于寰枢椎肿瘤或骨髓炎。

来源资料:《实用骨科杂志》2009年第4期


查看更多关于“寰枢关节不稳定症状起因”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外科
患者部位:
相关检查:
X线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骨与关节MRI检查
常用药品:
复方骨肽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汉桃叶片、消炎镇痛膏
相关疾病:
老年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寰枢关节脱位、心肌炎、骨关节炎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