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骨无菌性坏死额原因尚不明确。骨无菌性坏死可分三类:
1、创伤性骨坏死:体内某些骨组织血循环特殊,创伤后易发生缺血性坏死,以股骨颈骨折及髋关节后脱位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常见,肩关节脱位后肱骨头、月骨、腕舟状骨、距骨等骨折或脱位后也可发生。
2、特发性骨坏死:以股骨头多见,股骨内髁、肱骨头亦可发生。骨坏死可继发于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或气压病、Gaucher病、慢性酒精中毒、镰刀细胞性贫血、放射线照射、慢性胰腺炎及痛风等。故有人推测骨坏死与高血脂症的骨动脉栓塞,骨髓内高压,氮气气泡栓塞等有关。
3、骨软骨炎:是否属缺血性骨坏死尚未定论,但此类疾病在病理过程中有缺血性骨坏死的表现,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骨骺,常见疾病有股骨头软骨炎(Legg-perthe病),跖骨头无菌性坏死(Freiberg病),月骨无菌性坏死(Kienbock病),足舟骨无菌性坏死(Kohler病),肱骨头无菌性坏死(Panner病),椎体原发骨骺炎(Calve病)等。
来源资料:《中华骨科杂志》1998年 第10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