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症状诊断/鉴别

时间: 2015-05-22 17:25:55 来源: 求医网

  狂犬病可根据患者过去有被狂犬或可疑狂犬或猫,狼,狐等动物咬伤史,诊断即可初步成立,如能了解被咬伤情况及该动物的健康状况,则对诊断狂犬病更有价值,如不能确定咬人的犬或猫是否患狂犬病,应将动物关在笼内饲养,如动物在7~10天内不发病,则一般可排除动物有狂犬病,患者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如兴奋,狂躁,恐水,怕风,咽喉肌痉挛,大量流涎,瘫痪等,即可作出狂犬病的临床诊断,对症状不明显者特别注意有无“三怕”(怕水声,光,风)现象,必要时用扇风,倒水和亮灯试验,狂躁症状不明显应注意咽肌水肿和毛发竖立现象,如生前免疫学抗原,抗体的检测阳性,死后脑组织动物接种及神经元胞质中发现内氏小体则可确诊。

  狂犬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狂犬病需应与类狂犬病性癔症(假性狂犬病)相鉴别,这类患者有被犬且多确定为狂犬咬伤史或与患病动物接触的历史,经数小时或数天即发生类似狂犬病的症状,如咽喉部有紧缩感,能饮水,精神兴奋等症状,但不发热,不流涎,不怕风,或示以饮水,可不引起咽喉肌肉痉挛,这类患者经暗示,说服对症治疗,可很快恢复健康。

  此外,采用Semple疫苗接种后,可发生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应与狂犬病相鉴别,仅并发脊髓炎者潜伏期为注射开始后1~3周,从注射第1针算起,最短6天,最长者52天,临床表现为接种过程中突然发热伴上升性麻痹或不全性横贯性脊髓病变,有截瘫与括约肌失禁,如并发弥漫性脑脊膜炎则发病较迟,潜伏期5~8周,临床症状为头痛,发热,病毒性感染意识障碍与脊髓炎表现,以上两种并发症均易与麻痹型狂犬病相混淆,脑脊液中和抗体的存在有利于狂犬病的诊断,病程中动态观察以及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的判断,均有助于临床鉴别,死亡病例则必须依赖动物接种,以内氏小体及病毒抗原存在与否作出诊断。

来源资料:《国内计划免疫》2005年第2期


查看更多关于“狂犬病症状诊断/鉴别”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传染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垂体后叶素检查、血压检查
常用药品:
人用狂犬病疫苗(鸡胚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
相关疾病:
尿崩症、高血压、恐水症、电解质紊乱、脱水、 冠心病

狂犬病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