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综合征症状诊断/鉴别

时间: 2015-05-14 16:22:35 来源: 求医网

  经前期综合征主要依靠了解病人病史和家族,家庭史,由于许多病人有情绪障碍及精神病症状,故要特别注意这方面的情况。

 经前期综合征临床主要根据下述3个关键要素进行诊断:

  ①在前3个月经周期中周期性出现至少一种精神神经症状,如疲劳乏力,急躁,抑郁,焦虑,忧伤,过度敏感,猜疑,情绪不稳等和一种体质性症状,如乳房胀痛,四肢肿胀,腹胀不适,头痛等。

  ②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反复出现,在晚卵泡期必须存在一段无症状的间歇期,即症状最晚在月经开始后4天内消失,至少在下次周期第十二天前不再复发。

  ③经前期综合征症状的严重程度足以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凡符合上述3项者才能诊断PMS。

  典型症状常在经前1周开始,逐渐加重,至月经前最后2~3天最为严重,经后突然消失,有些病人症状消退时间较长,渐渐减轻,一直延续到月经开始后的 3~4天才完全消失,另有一种不常见的类型,即双相型,有两个不相联结的严重症状阶段,一在排卵期前后,然后经一段无症状期,于月经前1周再出现典型症 状,以往称之为经间期紧张,由于其临床症状及发病机理与本病一致,实际为PMS的特殊类型。

  (一)精神症状:包括情绪,认识及行为方面的改变,最初感到全身乏力,易疲劳,困倦,嗜睡, 情绪变化有两种截然不同类型:一种是精神紧张,身心不安,烦躁,遇事挑剔,易怒,微细琐事就可引起感情冲动,乃至争吵,哭闹,不能自制;另一种则变得没精 打采,抑郁不乐,焦虑,忧伤或情绪淡漠,爱孤居独处,不愿与人交往和参加社交活动,注意力不能集中,判断力减弱,甚至偏执妄想,产生自杀意识。

  (二)液体潴留症状

  1、手足,眼睑水肿:较常见,有少数病人体重显著增加,平时合身的衣服变得紧窄不适,有的有腹部胀满感,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肠胃功能障碍,偶有肠痉挛,临床经期可出现腹泻,尿频,由于盆腔组织水肿,充血,可有盆腔附胀,腰骶部疼痛等症状。

  2、经前头痛:为较常见主诉,多为双侧性,但亦可为单侧头痛,疼痛部位不固定,一般位于颞部或枕部,伴有恶心呕吐,经前几天即可出现,出现经血时达 高峰,头痛呈持续性或无诱因性,时发时愈,可能与间歇性颅内水肿有关,易与月经期偏头痛混淆,后者往往为单侧,在发作前几分钟或几小时出现头晕,恶心等前 驱症状,发作时多伴有眼花(视野内出现闪光暗点)等视力障碍及恶心,呕吐,可根据头痛部位,症状的严重程度及伴随症状,进行鉴别。

  3、乳房胀痛:经前常有乳房饱满,肿胀及疼痛感,以乳房外侧边缘及乳头部位为重,严重者疼痛可放射至腋窝及肩部,可影响睡眠,扪诊时乳房敏感,触痛,有弥漫性坚实增厚感,有时可触及颗粒结节,但缺乏限局性肿块感觉,经期后完全消失,下一周期又重新出现,但症状及体征的严重程度并不固定不变,一般在2~3年内虽不经治疗也可自行痊愈,如发生乳腺小叶增生,则可能在整个月经周期有持续性疼痛,经前加剧,扪诊可触到扁平,颗粒样较致密的区域,边缘不清,经后亦不消退,在月经前后检查对比,可发现肿块大小有较大变化。

  经前期综合征本病应与心、肾疾病引起的水肿、营养缺乏性水肿相鉴别。

  1.心脏病所致的水肿,叫作心原性水肿。先有身体下垂部位的水肿,以后扩展在全身,这中右心衰竭的表现,说明病情重危,一定要请医生诊视或住院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或注射利尿药、血管扩张药以及强心药治疗。肾脏病引起的水肿,称为肾原性水肿,多是肾炎引起。先表现为晨起时眼睑与颜面水肿,然后逐渐发展为全身水肿,同时还有血压高与尿化验异常。这种病要抓紧时间治疗,不然可由急性转慢性,最后发展成尿毒症而死亡。

  2.长期营养缺乏,特别是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可引起全身水肿,称为营养不良性水肿。

来源资料:《中成药》2002年第2期


查看更多关于“经前期综合征症状诊断/鉴别”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妇产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乳房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妇科检查、乳房摄片检查
常用药品:
黄体酮胶囊、妇科十味片、谷维素片、地屈孕酮片
相关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乳腺癌、偏瘫、糖尿病、忧郁症

经前期综合征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