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湿疹症状诊断/鉴别

时间: 2014-12-01 17:22:34 来源: 求医网

  小儿湿疹可分为中医诊断标准和西医诊断标准,细分如下:

  1、中医诊断标准:婴儿湿疹又称奶癣,湿疮。是以皮肤红斑粟粒样丘疹,丘疮疹或水疱破溃后出现点状糜烂、渗液、结痂并伴剧烈瘙痒为特征。

  (1)皮损多发于颜面先自面颊开始继而延及头皮亦可泛发于全身,常有剧烈瘙痒,伴睡卧不安,神情烦躁,且迁延日久。

  (2)皮损有湿性、干性之分,湿性者以红斑、水泡、糜烂、诊液为主要表现,多见于1—3岁,干性以皮肤干燥、脱屑为主无诊液,多见于1岁以上消瘦小儿。

  (3)皮损时轻时重,时愈时发,常在发热,腹泻时症状突然消失,待热退,腹泻时症候突然消失,待热退腹泻停止后皮损出现。

  (4)部分患儿和其他家族中有哮喘等病史。

  2、西医诊断标准:常见过敏性皮疹,皮损多样,形态各异,伴有瘙痒糜烂刘滋结痂症候的皮肤瘙痒,按症状可分为诊出血、干燥型、脂溢型、湿疹。

  3、症候诊断

  (1)湿热俱盛证渗出型:临床表现头面颈液皮损以红斑丘疹水疱,脂水渗溢明显继而结痂,瘙痒,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脉滑数。

  (2)脾虚湿盛证脂溢型:皮损以大片红斑、丘疹,覆有油腻性或屑或痂皮皮肤粗糙瘙痒,部分合并消化不良,溢乳,稀溏或完谷不化。

  (3)血虚风燥证干燥型:临床表现,皮疹反复疹块色淡,瘙痒不止,干燥型,皮肤干燥,干燥脱屑,面色无华,唇甲苍白,伴食欲减退。舌淡苔薄,脉细缓,本病的发生,内为母体胎火湿热遗于小儿外为风、湿、热、邪入侵,并因乳食不当,调护失宜而诱发。

  小儿湿疹的鉴别诊断

  婴儿湿疹: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病期较长,疹型比婴儿湿疹复杂,除红斑、水疱、糜烂、结痂外,还有丘疹、小结节、小风团和苔藓化。

  皮疹更痒,血痂、抓痕也多。皮疹多半干燥,抓后易合并化脓感染。

  好发部位常不在面部而在四肢屈侧和皱褶部,如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处。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小儿湿疹


查看更多关于“小儿湿疹症状诊断/鉴别”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儿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头部、上肢、下肢、全身、臀部
相关检查:
皮肤病理检查、皮肤试验
常用药品:
除湿止痒洗液、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地氯雷他定片、脂肪乳注射液(C14-24)
相关疾病:
异位性皮炎、湿疹、新生儿泪囊炎

小儿湿疹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