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受损这一诊断在帮助病人提高记忆而改良其机能时是非常有用的。如果因为病人大脑退行性改变记忆不能提高时,这一诊断就不恰当。神经退行性疾病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是一大脑和脊髓的细胞神经元丧失的疾病状态。大脑和脊髓由神经元组成,神经元有不同的功能,如控制运动,处理感觉信息,并作出决策。大脑和脊髓的细胞一般是不会再生的,所以过度的损害可能是毁灭性的,不可逆转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神经元或其髓鞘的丧失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以导致功能障碍。有两类,其中一类就是影响记忆以及相关的痴呆症。
躁狂症:首次发病年龄多在16~30岁,起病急,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由于情感高涨联想加快,概念一个接一个产生,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大量诗词创作,押韵词和形容词信手拈来,尤其是轻躁狂患者,在类似联想和接近联想的基础上,产生对某些既往生活事件详情细节的追忆。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精神运动性遏制,在情绪低落的背景上产生自责自罪妄想,其罪恶妄想可追述到童年的生活经历,认为其罪行为童年生活中的某一次错误造成的,一般在病愈后就再也不能回忆起这些经过。
精神分裂症:本症起病缓慢,发病多在中年,以荒谬离奇的幻觉妄想为主,伴有情感的不协调和言语行为障碍。有系统妄想的患者由于沉湎于幻觉妄想体验之中,表现出孤僻离群,对周围事物特别警觉与专心注意,连正常人根本注意不到的细枝末节也能毫无遗漏地回忆起来。
颞叶癫痫:在颞叶癫痫的朦胧状态,患者可回忆起一些平时早已遗忘了的以往生活经历中的景象,甚至是根本想不起来的早期童年生活的具体片断,多发生于少年儿童,一般有脑电图的改变。
感染性和中毒性谵妄:多发生在感染和中毒性疾病的脑损害后的谵妄状态,患者头脑中重新出现以往生活景象的表象,连续涌现,或表现为丰富的色彩鲜明的错觉和幻觉,或表现为观念飘忽及不连贯的思维等。
神经衰弱:起病于11~40岁之间,主要表现有头痛、睡眠障碍、记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疲乏无力等。记忆障碍多为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记忆减退明显,远记忆正常,此种记忆减退往往由于注意力不能集中之故,并非真正的记忆缺损,其表现为不论看书或读书刊,往往由于心烦意乱,印象不深,掌握不了中心内容,见了熟悉的人一时难以叫名字,但一经提醒,仍能记忆,与脑器质性疾病的记忆缺损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龄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退行病变,初期表现出神经衰弱症状,突出的症状是睡眠、记忆和情绪三方面的障碍,记忆减退是常见的症状,开始为近记忆减退为主,对名称最易忘却,对事物和人的即刻再现困难,但对青少年期的往事却记忆犹新,判断理解力尚可,工作虽感无力或易忘,但日常事物尚能应付,患者常发笔记本来弥补自己的记忆减退,工作中往往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颅脑损伤:急性脑外伤时,记忆障碍常呈逆行及顺行性遗忘, 慢性脑外伤后(一般在脑外伤后一月或数月),出现头痛眩晕、注意焕散、记忆减退及睡眠障碍等,与患者损伤的性质、部分、年龄、素质及心理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脑肿瘤伴发的精神障碍:脑肿瘤的精神症状可表现在精神功能的各个方面,如意识程度、认知功能或情绪方面,认知功能常表现为思维缓慢、联想贫乏、记忆困难等,以间脑中脑肿瘤最易出现记忆障碍,表现注意不能集中于当前的事物,不能学习新的东西,近事遗忘,而远事记忆及其他认知功能保持完好,并可有虚构现象。
多发性梗塞性痴呆:主要以痴呆为主要症状,早期以近记忆障碍为主,晚期远记忆也减退,出现遗忘症,开始遗忘呈一过性,晚期遗忘呈持续性的,随痴呆的加重,遗忘也行性加重,不能认出熟人、时间、地点、智力差,可出现虚构、呆滞等,生活不能自理。
Alzheimer病:通常起病于50~60岁,隐袭起病,临床上以持续进行的智能减退、记忆障碍为主,记忆障碍为**症状,以记住新知识能力受损和回忆远期困难为特点,疾病的早期就出现遗忘,可再现虚构,遗忘随痴呆的加重而持续性加重,工作能力下降,生活自理差,常于病后2~8年死亡。
来源资料:《生物物理学报》 2011年 第10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