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颅骨缺损的诊断要点是颅骨缺损和通过缺损疝出于颅腔之外的内容物,诊断不难。对颅底部脑膜膨出或脑膜脑膨出,应考虑与鼻息肉或咽部肿瘤相鉴别,但在MRI的三维观察下仍可明确诊断。通常颅骨缺损小于3cm2者多无症状;施行颞肌下减压术或枕下减压术后。有肥厚的肌肉及筋膜覆盖并在缺损区可以形成坚韧的纤维性愈合层。起到原有颅骨对脑的保护作用。在临床上亦无任何症状。直径3cm以上的缺损。特别是位于额部有碍美观和安全的缺损。常有这样或那样的症状。如头昏。头疼。局部触痛。易激怒。不安等表现;或者病人对缺损区的搏动。膨隆。塌陷存恐惧心理。怕晒太阳。怕震动甚至怕吵闹声。往往有自制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和记忆力下降;或有忧郁。疲倦。寡言及自卑;或因大片颅骨缺失造成病人头颅严重畸形。
巨大颅骨缺损应与以下症状相鉴别:
(1)颅骨结核:多发生在青少年的额顶骨,多为单发,也有多发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可在发病后很长时间或疾病进一步发展才引起病人的重视,但也有急性发作者,此时体温可高达38~39℃,局部头皮有红肿热痛,经一段时间见稳定,局部渐出现寒性脓肿,破溃后形成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愈的慢性窦道,颅骨结核同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性感染一样,病人可有长时间的低热,午后尤其明显,体温在37~38℃之间,面色苍白,两颊潮红,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乏力,盗汗,女性有闭经等全身症状,初起局部头皮可肿胀,继之发生无痛性但有波动感的寒性脓肿,穿刺脓肿可抽出干酪样坏死脓液,脓肿破溃后形成经久不愈的慢性窦道,经常向外排出灰白色干酪样脓液,时而夹杂小碎骨片。
(2)开放性颅脑损伤:头皮破损,创口或伤道内出血,可见骨碎片及其它异物,有时见脑脊液漏和脑组织溢出,大量出血则发生休克。伤后多有昏迷,其中部分为广泛脑挫裂伤和脑干伤。少数无昏迷,但可因颅内血肿而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继发昏迷。局灶性脑症状如偏瘫、失语、局源性癫痫等。易并发伤道感染,出现颅内化脓性炎症和脑脓肿。
来源资料:《山东医药》2013年第12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