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瓣膜病变鉴别诊断

时间: 2014-06-20 10:44:28 来源: 求医网

  二尖瓣病变

  二尖瓣狭窄

  绝大多数为风湿性心内膜炎所致,少数为先天性畸形和左房内肿瘤、赘生物或血栓等非瓣膜组织阻塞二尖瓣孔所造成。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约占风湿性心瓣膜病的半数,患者年龄以20~40岁为最常见,女性发病率较高,约2倍于男性。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的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心房及心室游离壁等6个解剖装置的相互协同作用是保证二尖瓣正常功能的重要因素,其中任何一个发生功能障碍均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很多,但以风湿性者为最常见,其他为退行性变、感染性心内膜炎、乳头肌功能不全、心脏外伤、原发性心肌病及先天性瓣膜畸形所致者。

  主动脉瓣病变

  主动脉瓣狭窄

  狭窄性病变可发生于瓣膜本身、瓣上或瓣下等部位。

  瓣膜型主动脉瓣狭窄

  单纯性狭窄风湿性者少见。一般在儿童期或青年期出现者,几均为先天性瓣膜畸形;成年期后出现者多为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亦可为先天性畸形或风湿性引起者。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以风湿性为最常见,且常伴有狭窄。此外,亦可因先天性瓣膜畸形引起或由于各种病因,如主动脉粥样硬化、马尔方氏综合征或梅毒性主动脉炎等引起升主动脉根部扩张所造成的相对性关闭不全。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胸部挫伤累及主动脉瓣,及粘液样变性瓣叶破裂等所引起者。

  三尖瓣、肺动脉瓣及联合瓣膜病

  三尖瓣病变

  相对性者为多见,而器质性者则属较少见。单纯性三尖瓣狭窄更少见,几均为先天性者,且在先天性心血管病中亦属罕见。而风湿性者则多合并有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病变,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关闭不全。

  肺动脉瓣病变

  一类少见的心瓣膜病,器质性者多为先天性畸形,而后天性者则多为相对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瓣狭窄见于先天性心血管病。

  检查

  一、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关闭不全,但外科治疗时的观察证明,单纯二尖瓣狭窄的比例,较二尖瓣狭窄全并关闭不全者多一倍,故此型为慢性风湿性心瓣膜损害中最常见的病变。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由于二尖瓣瓣叶、腱索、乳头肌等纤维变性而缩短、粘连和变形,致瓣膜不能很好地关闭。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可无自觉症状。较重的患者,常有疲倦、乏力、心悸及劳累后呼吸困难,有时也可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但发生急性肺水肿和咯血等症者,远较二尖瓣狭窄者少。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由于主动脉瓣炎症和肉芽组织形成,致使瓣膜增厚、硬化、缩短和畸形,形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症状轻症患者常无明显症状。重症患者可有心悸及身体各部分动脉的强烈搏动感,特别是头部和颈部更为明显。约有5%患者可出现心绞痛。晚期可出现左心功能不全和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四、主动肪瓣狭窄

  由于主动肪瓣瓣叶交界处的粘连与融合,瓣膜逐渐钙化而形成主动脉瓣狭窄。目前认为,单纯性主动脉瓣狭窄大多为先天性或老年退行性病变所致,而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约大多数同时合并主动肪瓣关闭不全或二尖瓣病变。轻度狭窄多无症状,病变加重时,由于心排血量减少,可有疲乏、活动后呼吸困难、眩晕、昏厥及心绞痛等症状,甚至发生猝(心室停顿或心室颤动)。


查看更多关于“心瓣膜病变鉴别诊断”的相关常识>>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