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痣症状诊断/鉴别

时间: 2015-05-20 11:20:48 来源: 求医网

  胎痣的诊断:

  血管或脉管畸形的诊断并不困难,位置较深的血管瘤或脉管畸形应行体位移动实验和穿刺来确定。

  1.瘤体外观特征(葡萄酒斑状或杨梅状等)。

  2.压之褪色或缩小。

  3.体位元试验阳性,扪诊及静脉石,穿刺抽出凝全血(海绵型),扪有搏动感,听诊吹风样杂音,压闭供血动脉及杂音消失(蔓状型)。

  4.血管造影示瘤区造影剂浓聚或血管畸形。

  5.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血管瘤需与出血结节鉴别,前者有典型的外形及指压时消失或颜色变浅的特点,必要时可用针抽吸血管瘤可抽出鲜血,出血结节抽出的是陈旧血,并可掺有其他成分。

  胎痣的鉴别诊断:

  与血管球瘤、血管肉瘤等相鉴别,其特点如下:

  1.血管球瘤:指、趾甲床及其附近的锐性疼痛性肿物。寒冷刺激时疼痛尤甚。位于甲下者,可见指、趾甲局部隆起,表面可呈浅红色、紫色或稍暗,多不让触碰。

  2.血管肉瘤:较少见,肿瘤呈结节状,无痛,紫红色,浅表者易出血和破溃。镜下所见众多的杂乱无章的肿瘤性血管,瘤细胞在基底膜内增生,可贴附于血管内壁,形成结节状突出于管腔。瘤细胞多呈梭形,未分化者呈多边形,类内皮细胞样,核大,深染,核分裂较多。可见到多核瘤巨细胞。

  免疫组化对确定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可选择敏感的内皮标记物,第八因子相关抗原,CD31、CD34等对确定诊断有重要帮助。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小儿血管瘤


查看更多关于“胎痣症状诊断/鉴别”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体格检查、心血管造影、核磁共振检查、B超检查
常用药品:
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鱼肝油酸钠注射液、丙酸氯倍他索、硬化剂注射
相关疾病:
小儿血管瘤、小儿血管瘤、大肠血管瘤、动静脉血管瘤

胎痣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