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增高症状诊断/鉴别

时间: 2015-05-18 16:54:09 来源: 求医网

  过去一直认为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近年大量的临床却发现,部分肝硬化病人会长期出现甲胎蛋白达到上千,但多年都没有肝癌的迹象;同时发现约20%的晚期肝癌病人,直至病故前,甲胎蛋白仍不超过10。

  甲胎蛋白增高鉴别诊断如下:

  血清睾酮浓度明显升高:正常月经周期的卵泡期,血清睾酮浓度平均为0.43ng/ml,高限为0.68ng/ml,如超过 0.7ng/m1(等于2.44nmol/L),即称为高睾酮血症,或高雄激素血症。卵巢、肾上腺皮质等都可从乙酸合成胆固醇,或从血中吸收胆固醇作为基质,合成甾体激素,分泌入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中的雄激素主要有脱氢表雄酮硫酸盐(DHEAS)、脱氢表雄酮(DHEA)、雄烯二酮 (Δ4A)、睾酮(T)及双氢睾酮(DHT)等。高睾酮血症,即是这几种激素,尤其是睾酮在血液中的含量过高而形成。

  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血清免疫球蛋白(Ig)包括:IgG、IgA、IgM 、IgD 、IgE。其正常范围: IgG 7.6~16.6g/L;IgA 0.71~3.35g/L,IgM 0.48~2.12g/L,IgD 0.01~0.04g/L,IgE 0.001~0.009g/L。

来源资料:《新医学》 2009年 第2期


查看更多关于“甲胎蛋白增高症状诊断/鉴别”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核磁共振成像(MRI)、血液检查、放射免疫法、肝血管造影
常用药品:
鱼肝油酸钠注射液、复方氨基酸胶囊(8-11)、呋塞米片
相关疾病:
小儿肝肿瘤、老年人原发性肝癌、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

甲胎蛋白增高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