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肌痛症状起因

时间: 2015-05-25 18:06:01 来源: 求医网

  流行性肌痛的发病原因是柯萨奇病毒,柯萨奇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属。病毒颗粒为球形或卵圆形,直径为22~30nm,呈圆形颗粒状。病毒基因组为单股线状RNA,全长约6000~8500bp,构成病毒核心。外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由32个壳粒组成,每个壳粒含有病毒核酸编码的四种壳蛋白VP1~VP4。在5端结合一个病毒基因蛋白Vpg,在Vpg之后接着一段长约740bp的非编码区。

  柯萨奇病毒按照在乳鼠中病变的不同而分为A、B两组。A组原有24个血清型,其中第23型后来被划归艾柯病毒9型,尚存23个血清型。这些血清型皆可用中和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加以区别。A组病毒虽不具有共同的抗原,但有型间的交叉免疫性,如A3和A8、A11和A15、A13和A18之间可有交叉血清反应;相反,在6个B组病毒的血清型和A9之间,则有共同的群抗原。除少数毒株外,柯萨奇病毒不产生红细胞凝集素,因而不能采用血凝遏制试验来鉴定。

  柯萨奇病毒对新生小白鼠有高度致病性,A组病毒引起骨骼肌广泛性肌炎和弛缓性瘫痪而于1周内死亡。B组病毒可引起灶性分布的肌炎,并可引起脂肪组织炎、脑炎、心肌炎、胰腺炎、肝炎和心内膜炎。乳鼠常出现全身震颤、痉挛和强直性瘫痪。较年长的小白鼠可耐受B组病毒感染,但可通过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而诱发胰腺炎。营养不良可使B3病毒在成年小白鼠中产生严重疾病,包括在心、脾、肝、脑中的持续性感染,淋巴组织萎缩。

来源资料:《临床荟萃》2003年第4期


查看更多关于“流行性肌痛症状起因”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柯萨奇B病毒IgG抗体检查、肌张力检查、伸肌紧张试验
常用药品:
硫唑嘌呤片、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溴吡斯的明片
相关疾病:
重症肌无力危象、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综合症

流行性肌痛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