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研究认为,尿红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受着一系列的因素影响和制约。红细胞畸形的成因包括肾小球滤过,曾有人采用体外模拟实验装置,设定一定的渗透压、pH值范围及3?m孔径的滤过膜,然后将“血尿悬液”滤经该装置,出现了类似于肾实质性疾病时的畸形红细胞。当撤去滤过膜时,即使在相同的渗透压、pH值条件下,畸形红细胞并未产生。因此人们认为,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是产生畸形红细胞的重要条件。
尿液成分的影响 上述实验产生的畸形红细胞,在生理性缓冲液中仍可恢复原状,说明仅有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尚不足以产生畸形红细胞。人们将经上述装置形成的畸形红细胞立即与尿液混合后,红细胞的畸形发生率则明显增加,因此提示尿液中的渗透压、pH、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如尿酶、尿素等到因素对畸形红细胞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1)尿渗透压 肾小管的一系列渗透压变化,是产生畸形红细胞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肾小球漏出的红细胞通过肾小管各部的瞬间,渗透压环境急骤改变,红细胞在低渗透压状态下将发生溶血样改变,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量从正常到影红细胞不等,红细胞胞膜可发生破裂,红细胞内的成分排出细胞外,出现芽孢状突起或空泡;红细胞在高渗状态下则易发生缩小、皱缩。尿红细胞在肾小管中历经了低渗、等渗、高渗等不同环境,从而导致细胞呈现典型的多形性特征。
(2)pH值 肾小管液的pH值变化对尿红细胞形态的影响也颇受重视。有研究发现,随着pH值的下降,红细胞逐渐趋于增大、肿胀。当pH值小于4.0时,红细胞肿胀明显,部分呈溶解现象,出现典型的影子红细胞;而当pH值大于9.0时,红细胞则出现皱缩,出现纯锯齿状红细胞。
来源资料:《临床检验杂志》 2004年 第1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