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为金属颜色或石板灰色症状起因

时间: 2015-06-01 16:39:26 来源: 求医网

  皮肤为金属颜色或石板灰色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研究较多的是HFE相关HHC。HFE相关HHC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HHC的基因缺陷;血浆铁离子增加;铁离子导致组织损害。其中导致皮肤为金属颜色或石板灰色的可能与遗传、铁元素含量有关。

  1.遗传因素

  目前已发现的皮肤为金属颜色或石板灰色致病基因有4种,研究较多的是HFE基因;美国83%的经典HHC病例与皮肤为金属颜色或石板灰色蛋白282位的半胱氨酸→酪氨酸替换(C282Y)相关(G→A)。该突变在北欧血统人群中可发现于85%~100%的HHC患者,但在地中海人群(如意大利南部)中却仅发现于60%的患者。在63位有第二个突变,组氨酸→天冬氨酸(H63D),但这似乎不会造成铁负荷过多,除非是杂合H63D和杂合C282Y的个体(复合杂合性)。少见的突变是在65位的突变,半胱氨酸→丝氨酸(S65C);与H63D或者C282Y形成的杂合子少见,并且有争论。青少年HHC由hemojuvelin、HAMP基因所致;TfR2-相关HHC由TfR2所致。

  2.铁含量增加

  体内铁分为功能状态铁和储存铁:功能状态铁包括血红蛋白铁(超过体内铁的2/3)、肌红蛋白铁(10%~15%的铁)、转铁蛋白(3~4mg)、酶和辅助因子等;储存铁包括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铁的代谢平衡主要靠十二指肠对铁的吸收来调节。通常每天食物中含有铁10~15mg,小肠黏膜铁的吸收与丢失维持平衡;在平衡状态,每天吸收和丢失1~2mg;皮肤为金属颜色或石板灰色患者肠黏膜的铁吸收的数量达3~6mg/天或更多,而机体不能利用或者排除过多的铁,超过机体的需要量;正常人体内铁量为3~5g;HHC体内铁总量一般超过15~40g,最高可达50g以上,HHC多吸收铁lg/年,因此需要30年以上来集聚20~40g铁。随着年龄的增加,铁沉积增多,血浆铁浓度增加,其后肝脏铁浓度增加,组织损伤、最终引起器官损伤。致病基因导致铁负荷过多的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铁沉积过多导致组织损害的机制有以下几点:

  (1)铁原子可破坏细胞溶酶体膜的稳定性,使其中的水解酶进入胞浆而导致细胞破坏(满载铁的溶酶体破裂)。

  (2)细胞内过量的铁原子可自动氧化而形成过多的脂溶性铁氧化合物,它可使高活性的氧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增多,后两种物质可破坏线粒体、微粒体和细胞膜、蛋白、DNA等,引起细胞损伤、死亡。

  (3)铁原子可直接刺激组织细胞间胶原纤维的合成,从而导致器官纤维化,激活的星形细胞刺激胶原合成。

  HHC是否发病还受月经、妊娠、献血、消化道出血、酒精等的影响。较为重要的是饮食习惯与酗酒。长期进含铁量丰富饮食、酗酒及以肉食为主的人群,HC发生率明显高于低铁饮食与素食的人群。

来源资料:《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1998年 第2期


查看更多关于“皮肤为金属颜色或石板灰色症状起因”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糖检查、血清铁蛋白检查、间接胆红素检查
常用药品:
甲磺酸帕珠沙星、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乳酸亚铁
相关疾病:
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小儿先天性白细胞颗粒异常综合征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