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碱烧伤:临床上常见的碱烧伤有苛性碱、石灰及氨水等,其发生率较酸烧伤为高。碱烧伤的特点是与组织蛋白结合,形成碱性蛋白化合物,易于溶解,进一步使创面加深;皂化脂肪组织;使细胞脱水而致死,并产热加理损伤。因此它造成损伤比酸烧伤严重。①苛性碱烧伤:苛性碱是指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刺激性。其烧伤后创面呈粘骨或皂状焦痂,色潮红,一般均较深,通常在深Ⅱ度以上,疼痛剧烈,创面坯 煞费苦心组织脱落后,创面凹陷,边缘潜行,往往经久不愈。
2.酸烧伤:常见的为硫酸、盐酸、硝酸烧伤。此外尚有氢氟酸、石炭酸、草酸等。它们的特点是使组织脱水,蛋白沉淀、凝固,故烧伤后创面迅速成痂、界限清楚,因此限制了继续向深部侵蚀。在临床上症状与磷烧伤合并中毒相类似,因此需要进行诊断鉴别。
3.氰化物烧伤及合并中毒:氰化物按化学结构可分为无机氰化物和有机氰化物,后者变称腈类化合物。氰化物进入体内后,氰离子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阻碍其细胞色素还原为带二价铁的还的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使细胞不能得到足够的氧,造成“细胞内窒息”。急性中毒者动静脉血氧差可自正常的4%~5%降至1%~1.5%,故易致呼吸中枢麻痹,并造成死亡。
4.沥青烧伤:沥青人称柏油,有高度的粘合性,广泛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防腐防潮、铺路等。液体沥青引起皮肤烧伤纯属热力作用,无化学致伤作用。其特点是不易清除、热量高、散热慢,故创面往往较深,且多发生于皮肤暴露部位,如手、足、面部等处。大射程沥青烧伤切忌用汽油擦洗,以免引起急性铅中毒。沥青烧伤后可即刻置于冷水中使其降温,之后再用橄榄油或麻油清除创面上的沥清;也可用松节油拭擦,但其具有刺激性,故对中小面积创面为宜。磷烧伤后病人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重者可出现肝、肾功能不全,肝肿大,肝区痛,黄疸,少尿或无尿,尿中有蛋白和管型。由于吸入性损伤及磷中毒可引起呼吸急促,刺激性咳嗽,肺部闻及干湿罗音,重者可出现肺功能不全及ARDS,胸片提示间质性肺水肿、支气管肺炎。
来源资料:《国内工业医学杂志》 1989年 第2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