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痛症状诊断/鉴别

时间: 2015-05-22 10:00:34 来源: 求医网

  舌痛的中医辩证要点:

  心脾积热型舌痛,多由情志不遂,扰动君火,致使心脾积热,积热循经上炎于舌,故而舌痛。

  脾虚湿困型舌痛,素体阳虚,或过食生冷,损伤脾胃阳气,寒湿内停,阻遏清阳,脾阳不濡荣口舌,故而口舌肿痛。

  心火炽盛型舌痛,心之本脉系于舌根,心开窍于舌,心气通于舌,五志过极,皆能化火,心火炽盛,灼伤舌络,而致舌痛。

  肝火上炎型舌痛,足厥阴肝之经脉络于舌本。若情志佛郁,暴怒伤肝,则肝气郁结,气有余便是火,肝火循经上炎,故为舌痛。

  脾胃火升型舌痛,足太阴脾之脉络连于舌本,散舌下、脾胃互为表里。若因嗜食辛辣,炙博,醇酒厚味,内生湿热,湿热化火,火邪上攻舌络而发舌痛。

  肺火熏灼型舌痛,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居于上焦,风热之邪外乘,风热相煽,化生肺火,炼液为痰,痰火熏灼,舌络阻痹而致舌痛。

  肾虚火旺型舌痛,足少阴肾经脉之系于舌本。若宿兴夜寐,劳欲伤肾,真阴亏耗;或素体阴虚而火旺,虚火上炎,灼伤舌本而致舌痛。

  脏腑实热型舌痛,五脏六腑之火,上攻于舌络而致痛。

来源地址: http://www.wiki8.com/shetong_9099/


查看更多关于“舌痛症状诊断/鉴别”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五官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尿常规检查、口腔镜检查
常用药品:
甘露饮、六味地黄汤、黄连解毒汤、导赤散、石膏煎、栀子金花丸、牛黄清胃丸、当归龙荟丸、龙胆泻肝软胶囊
相关疾病:
痰毒、垂痈、婴幼儿舌下囊肿、经行舌麻、舌下腺囊肿、舌咽神经痛

舌痛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