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后疼痛治疗/预防

时间: 2015-05-04 15:41:49 来源: 求医网

  耳后疼痛的治疗要对因治疗,因本症可能是多种疾病导致,因而要查明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加强面瘫、中耳炎等疾病的治疗方能缓解耳后疼痛的症状。面瘫引起耳后疼痛急性期以改善局部循环,消除炎症、水肿为主。中耳炎引起耳后疼痛要控制感染病源和去除阻塞病变。

  面瘫引起耳后疼痛的治疗:

  (1)激素治疗:泼尼松(20~40mg)或地塞米松(1.5~4.5mg)口服,1次/d,连续10~14天后逐渐减量,应加服钾盐。

  (2)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或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1次。

  (3)神经营养代谢药:维生素B1(10~20mg)口服,3次/d,维生素B12(100~500μg)、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250mg)肌注,1次/d,也可用人类重组神经生长因子100~1000Bu,经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1~2ml稀释后肌注,1次/d,20次为一疗程。

  (4)理疗:茎乳孔附近的超短波透热疗法或红外线照射等。

  中耳炎引起耳后疼痛的治疗:

  治疗原则:要病因治疗,控制感染病源和去除阻塞病变。通畅引流、改善咽鼓管功能、清除中耳积液。

  用药原则: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用抗组织胺及激素药物,以利咽鼓管通畅。及时查清病因,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

  耳后疼痛的预防:

  首先应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注意预防面部受凉风吹袭,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禁用硬物掏耳,防止鼓膜损伤。对于陈旧性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的患者应禁止游泳。早期综合治疗,减轻并发症和后遗症。

来源资料:《国内医药指南》 2011年 第28期


查看更多关于“耳后疼痛治疗/预防”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五官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耳鼻咽喉CT检查、耳部检查、三叉神经的面部感觉检查
常用药品: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头孢丙烯分散片、地巴唑片、甲钴胺胶囊
相关疾病:
特发性面神经瘫痪、小儿中耳炎、面肌瘫痪、急性中耳炎

耳后疼痛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