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甜治疗/预防

时间: 2015-05-22 17:35:04 来源: 求医网

  口甜的相关治疗:口甜多为脾胃功能失常所致,因此当我们经常出现口甜时,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早进行治疗。我们可根据患者产生口甜的具体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如觉得口中发甜,可能是脾热,应吃一些青菜清火,如果口甜还伴有口渴、多尿、多食,就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有糖尿病。当患者到医院检查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时除了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关的药物治疗以外,平时还可以用薏仁,百合,山药,莲子来煮粥,这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口甜或口甘说明脾虚,脾胃相表里,脾胃不合。因此虚要补,要慢慢调理,平时在日常饮食中,多吃些补中益气的食物,比如山药就是不错的一种食品,平时还容易买到,山药补脾补气的要药,同时,还不会增加血糖,是很好的一种补品,另外,熬姜汤,也是温中驱寒的,可以温煦脾胃,也可以辅助使用。此外甜属脾,患者可适当吃点健脾胃的中药。如归脾丸,健脾丸等。

  口甜的相关预防:口甜常是由脾胃湿热引起的,而引起脾胃湿热的主要原因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纵食口腹嗜食肥甘油腻,嗜食辛辣,吸烟嗜酒等导致脾胃受伤,聚湿生热。由此可见,要预防脾胃湿热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上述基础疾病。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勿吸烟,勿饮酒等。烹调食物时口味尽量清淡。进食时充分咀嚼,让食物与味蕾接触机会增加,提高其兴奋性。每餐不吃得太饱,让味蕾经常处于兴奋状态。避免刺激性及过冷过热的食物。这些可能破坏舌面的味蕾,影响味觉神经,使口味越来越重。

来源资料:《国内乡村医药》 2005年 第4期


查看更多关于“口甜治疗/预防”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五官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免疫病理检查、颌面五官CT检查、口腔内窥镜检
常用药品:
加味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 补中益气丸
相关疾病:
脾虚、脾胃湿热、脾气虚、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

口甜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