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呛咳病因

时间: 2014-08-14 16:19:57 来源: 求医网

  饮水呛咳分为两个阶段:1)饮水 2)呛咳。

  后者借助于咳嗽反射完成,咳嗽反射:

  刺激因子:大支气管以上对机械刺激敏感,二级支气管以下对化学刺激敏感。

  感受器:喉、气管和支气管粘膜。

  传入:迷走神经

  中枢:延髓

  传出:短深吸气-->声门紧闭()-->呼气机强烈收缩,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急剧上升-->声门突然开放,气体由肺内高速冲出,将喉以下呼吸道内异物排出。

  附:喷嚏反射:类似于咳嗽反射,只是感受器和效应器都是鼻子而不是喉。

  感受器:鼻粘膜

  传入:三叉神经

  传出:腭垂下降,舌压向软腭(不关闭声门),呼出气经鼻腔喷出。

  饮水过程可能是由于不能完成封闭咽与气管通路的原因,导致水进入气管粘膜,使机体做出反射,吞咽运动:

  口腔-->咽部:闭合嘴唇,舌从舌尖到舌后部依此上举,抵触硬腭并后移,将食团推入咽部。(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随意运动)

  接下来是自动过程:

  咽部期:刺激吞咽感受器(软腭部和咽部上皮,X喉上神经内支-->下神经节-->孤束核),引起反射动作:软腭上升+咽后壁向前突出=封闭鼻咽通路,声带内收+喉头升高并向前贴紧会厌=封闭咽与气管的通路。呼吸暂停,食管上括约肌舒张,食团被挤入食管上段。

  食管期:上括约肌发生反射性收缩,食管产生由上向下的蠕动。

  食团刺激软腭、咽部、食管各处感受器,通过位于延髓的中枢发出冲动,经迷走神经传至食管(ACh,可以被阿托品拮抗)。


查看更多关于“饮水呛咳病因”的相关常识>>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