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便秘要做哪些检查

时间: 2014-12-02 11:19:18 来源: 求医网

  新生儿便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2-14岁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为3.8%,城区高于农村,女童高于男童。那么新生儿出现便秘情况如何进行检查呢?一般的检查分为以下几项:

  1.肌电图

  对盆底肌和肛外括约肌进行肌电图观察是评价慢性便秘的有用方法,正常人休息时盆底横纹肌的张力维持紧张状态,应用体表皮肤电极探测,全部正常小儿排便时肛外括约肌张力下降,而便秘患儿仅42%有耻骨直肠肌或肛外括约肌出现肌电活动下降。

  2.直肠镜

  乙状结肠镜及纤维结肠镜检查 这几种检查可直接了解肠黏膜状态,由于便秘,粪便的滞留和刺激,结肠黏膜特别是直肠黏膜常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性改变,表现为充血,水肿,血管走向模糊不清,此外,在痉挛性便秘可见到肠管的挛缩性收缩,肠腔变窄。

  3.胃肠X线钡剂造影

  可根据钡剂在胃肠道内运行的情况,了解结肠的运动功能状态,区分张力减退性便秘和痉挛性便秘,并可及时发现器质性病变,如先天性巨结肠,肿瘤,结核等。

  4.X线排粪造影

  近年来由于排粪造影(defecography)检查法的临床应用,可对肛门括约肌和肛门直肠作静态及动态观察,并可快速摄片(每秒2~4张),连续观察排粪动作全过程,发现有些便秘是由于出口有不同程度的梗阻,如直肠套叠,直肠前突,盆底肌痉挛综合征等,这些梗阻都是临床及内镜检查难以发现的,实际上不属于习惯性便秘的范畴。

  5.肛管直肠测压术

  肛管直肠测压术是儿科常用的一种了解直肠肛门功能障碍的技术,遇有严重便秘的患儿可用测压术确定直肠扩张时的阻力,肛管的静息紧张度,肛门随意肌收缩的强度以及病儿对直肠扩张的自我感觉,并可对肛门括约肌反射做出评价,注意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来操作,以免对结果判断错误,根据Karen对慢性便秘患儿的肛门直肠和远端结肠动力学研究,几乎全部病例都有功能异常。

  小儿便秘的检查介绍完了,如果小儿出现便秘情况一定要及时进行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查看更多关于“新生儿便秘要做哪些检查”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胃肠通过试验、肛管直肠测压术、气囊排出试验、结X线排粪造影
常用药品:
四磨汤口服液、妈咪爱、开塞露、甘油栓
相关疾病:
急性扁桃体炎、先天性巨结肠、小儿便秘、风秘

新生儿便秘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