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烦热是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历代医学前贤认为此证由阴虚火旺、心血不足,或病后虚热引起,如《五心烦热从阳虚论治偶得》文献中所述。亦可由于痰浊、淤血、湿热等引起,如《五心烦热辩治》所述。由此可见,五心烦热一症病因很多,故其证型并非仅有阴虚火旺一型。下面从气机的角度出发认识五心烦热。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其在体内和谐不息的运动以维系着人体生机。正如《格致余论》强调:“天生主物,故恒于动,人之有生,亦恒于动。”然津的运行亦对人身重要。而在人身中,气和津是同时循环运行的,如《中医基础理论》所述:“气能生津行进,津能载气养气”。即说明了津气并行的运行模式。而“津气并行于三焦,津得阳气温煦,气得阴津相济,才能温和流畅”。又强调了津气并行的重要性,即津气在此运行过程中,气行津以资养全身,津养气以防气过于亢奋。所以,如果津不养气或者气机紊乱出现阳气过分聚集于脏腑经络百骸某处时就会发生局部的养气亢奋发热的显现,即五心烦热症状。
在津气运行的过程中,除了津的盈虚通滞可以导致阳气失去濡养而发生五心烦热的现象,气机本身受到刺激如情志刺激等发生紊乱,也可以使阳气过分郁积局部出现五心烦热的现象,又或者津的盈虚通滞影响气机,从而导致气机紊乱出现五心烦热,但无论何种情况归根结底都会导致一个结果,即是使机体出现局部阳气相对有余而发生亢奋甚至发热。
来源资料:《四川中医》2012年第30卷第4期42—43页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