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排尿障碍比较多见,主要类型有神经性、非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和遗尿。临床常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不全、懒惰性膀胱综合征、泌尿系感染和尿失禁等。临床上治疗儿童排尿障碍的原则为治疗原发病,对症治疗,预防上尿路损害和处理尿路并发症等。
临床治疗儿童排尿障碍的方法:
1.排尿训练:包括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和盆底肌训练等。如隐匿性神经源性膀胱无上尿路损害者主要靠膀胱再训练恢复膀胱功能。懒惰性膀胱的治疗包括病人教育及增加排尿次数的定期排尿训练。
2.手法(Crede手法等)或腹部用力排尿:如懒惰性膀胱对慢性膀胱扩张逼尿肌失代偿后常靠腹部用力排尿。
3.留置导尿或耻骨上膀胱造漏:此法并发症多不宜长期使用。盆腔手术最多见的并发症是损伤盆神经引起尿潴留,需要留置导尿管治疗。
4.间歇性自身清洁导尿:为有效的尿液引流方法,可长期使用。
5.影响膀胱尿道功能的药物治疗:
(1)包括M受体桔抗剂(如普鲁本辛、尿多灵、得妥(detrusitol)等)用于遏制膀胱收缩,改善储尿。
(2)α受体阻滞剂(如酚节明、特拉唑嗪等)用于降低膀胱颈及后尿道阻力促进排空膀胱。
(3)骨骼肌松弛剂如氯苯氨丁胺(beclofen)、安定、肉毒毒素等,用于降低尿道外括约肌张力。
(4)泌尿灵、丙咪嗪和消炎痛等也可用于松弛平滑肌的药物。
6.手术治疗:包括膀脱颈切开、尿道外括约肌切开、阴部神经切断、人工尿道括约肌、尿流改道和膀胱颈重建、悬吊及尿道支架等。如严重的神经性膀胱尿失禁可控性阑尾膀胱造漏等。
7.电刺激治疗:包括逼尿肌电刺激、盆底肌电刺激和骶神经根电刺激等。电刺激疗法儿童应用较少。
来源资料:《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1年 第9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