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血便虽然是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的典型症状,但并不是说,出现脓血便就是患上了溃疡性结肠炎或直肠癌,想要明确诊断脓血便的病因,患者最好到正规专业医院进行专业诊断。脓血便一般要进行的检查有一般性检查和显微镜检查。
1、一般性状检查:粪便的量、性状、颜色、气味:直接观察粪便的量,形状、硬度及颜色。应注意有无粘液、脓血、寄生虫、结石等。酸碱度可将粪便溶解后用pH试纸测定。
2、显微镜检查:用生理盐水涂片法,以竹签调取含粘液、脓血的部分,若为成形便则自粪便表面、深处及便端多处取材,混悬于载有数滴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涂成薄片,厚度以能透视纸上字迹为度,面积为玻片的2/3,加盖玻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全片上有无虫卵、原虫、包囊、寄生虫幼虫等,再用高倍镜详细检查血细胞及病理成分的结构。
脓血便检查的参考范围
1、粪便正常成分
⑴ 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少量消化不完全的淀粉颗粒,肉类纤维,结缔组织、弹力纤维、植物细胞、植物纤维和植物种子,骨、软骨片、果实核等。
⑵ 已经消化未完全经吸收的少量食物、食糜。
⑶ 肠壁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其它细胞。
⑷ 细菌:肠内终身寄生的大肠杆菌、肠球菌、厌氧菌和一些过路菌等。
2、粪便的量:成人平均每日排便1~2次,湿重100~300g/d,干重25-50g/d。
3、粪便的形状:成形柱状软便;婴儿呈不成形糊状。
4、粪便的颜色:成人进混合性食物时,颜色为黄褐色,长时间放置则呈暗褐色。
5、气味:粪便因含蛋白质分解产物,如吲哚、粪臭素、硫醇、硫化氢等而有臭味。其程度与进食肉类多少及肠道内细菌分解作用强弱有关。
6、酸硷度:正常粪便呈中性、弱酸性或弱硷性(pH 6.9~7.2)。
7、细胞:正常情况下粪便中偶见中性粒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无红细胞、巨噬细胞及其它细胞。
9、细菌:粪便中细菌较多,约占干重的1/3,多属正常菌群。
脓血便检查的临床意义
1、粪便的量及次数
粪便的量因摄入食物的种类、量、消化等不同而有差别。每日排便次数也因每人的习惯不同有差异。
⑴ 进食粗粮及含纤维较多的食物时,粪便量较多。
⑵ 进食细粮及肉类较多的食物时,粪便量较少。
⑶ 当胃肠、胰腺有病变或肠道功能紊乱时,粪便量及次数均可增加。
⑷ 在全部禁食的情况下,也有少量粪便排出,其成分多为消化液、上皮细胞、细菌等。
2、粪便的性状
粪便的形状、硬度与粗细常可受食物的种类与性质的影响。观察粪便的形状、硬度及粗细,能了解肠道的消化、吸收、运动情况及有无狭窄的改变。粪便形状及硬度的检查结果可记录为:软而成形;硬而成形;硬而成圆球形粪团;稀糊状;液体样等。
来源资料:《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1996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