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肝泻肺汤治疗肝气犯肺
肝气犯肺在临床上常见于多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目前临床对肝气犯肺的认识较为全面,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如抑肝泻肺汤治疗肝气犯肺的效果良好。
肝气犯肺患者的白细胞多于正常者,应采用静滴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每日2次;而白细胞正常者,口服氨苄青霉素胶囊,0.25g,3次/日,咳嗽有痰用复方甘草合剂10ml,3次/日;无痰咳者用咳必清25mg,3次/日;咯吐不利者用必咳平8~16mg,3次/日。
在以上基础上,患者可以不用止咳药,加服抑肝泻肺汤(出自《辨证施治纲要》)。处方:柴胡10~15g,黄芩10~15g,青皮10g,桑白皮10~30g,杏仁10g,枇杷叶10g,法夏10~15g,甘草6g。火旺者加山栀10g,丹皮10g;胸闷加瓜蒌10~15g;胸痛加郁金10g,姜黄10~18g;痰粘难咯加川贝母10g,海浮石10g;咯血加藕节炭10~15g,改黄芩为黄芩炭10~20g;咽喉干燥、口干、咳嗽不减去法夏加沙参10~20g,麦冬10~15g,花粉10~20g;咽痒加蝉衣5~10g,僵虫5~10g。上药加水600ml,煎至200ml;二煎加水400ml,煎至200ml,两煎混合,分早晚2次服,日服1剂,两组均服药10天。
《素问·咳嗽》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肝气犯肺乃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即木火刑金之咳,治宜清肝泻肺,化痰止咳,临床中主张用黛哈散合黄芩泻白散主之,采用前人的抑肝泻肺汤治之,方中柴胡性味苦辛而微寒,入肝胆二经,能舒畅郁滞之气机,又可和解退热;青皮舒肝止痛兼和胃;桑白皮、黄芩清上焦之火,起泻肺的作用,此四药合用,清散并举,共奏清肝泻肺之功;法夏、杏仁、枇杷叶化痰止咳兼肃降肺气,甘草调合诸药,故诸药合用,则气火下降,肺气得以清肃,咳逆自平。临床效果显示,抑肝泻肺汤的作用明显优于西药的止咳药,故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据其说此方治肝气犯肺之咳嗽比黛哈散与黄芩泻白散合用效果更好。
来源地址:http://www.39kf.com/cooperate/qk/journal/0407/04/2005-05-14-63433.shtml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