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小眼球的病理机制

时间: 2015-01-19 09:41:18 来源: 求医网

  真性小眼球(nanophthalmos)是胎儿发育过程中,眼球在胚胎裂闭合以后停止发育,眼球体积较正常者小而无其他先天畸形。典型的小眼球具有眼球小、角膜小、前房浅、房角窄、巩膜厚、晶状体大小正常或球形晶状体、黄斑发育不良等临床特征。

  根据胚胎发育所受到的影响不同,小眼球可分为3种类型:胚裂闭合后眼球发育停滞,完全不伴有其他异常,仅眼球体积较正常小者称为单纯性或真性小眼球。因胚裂闭合不全,合并各种先天畸形者,称为缺损性小眼球;继发于其他先天畸形而与胚裂闭合不全无关者,称为并发性小眼球。有关小眼球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表明,其眼球各种组织结构的比例不相称,即所谓晶状体/ 眼球容积比值(lens/eye volume ratio)偏高,因此眼前节显得很拥挤。Singh等用超声波测量22只真性小眼球,其晶状体占眼球平均容积的12.16%,而正常眼仅为4%左右。此外,晶状体厚度也大于正常呈现球形晶状体。相对大而前移的晶状体可增加与虹膜的接触而产生瞳孔阻滞,导致房角变窄或关闭,引起闭角型青光眼。


查看更多关于“真性小眼球的病理机制”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五官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验光检查、染色体检查、血液检查、基因检查
常用药品:
强力康颗粒、复方阿胶补血膏、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相关疾病:
眼球震颤、眼球突出、眼底出血、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眼球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