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乳腺癌的远处转移需要进行什么诊断

时间: 2015-09-29 19:24:39 来源: 求医网

  乳腺癌的远处转移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它的病因是很复杂的,症状多发于经期已经停止的女性身上,所以大家要提前做好预防乳腺癌的远处转移的出现,由于很多乳腺癌的远处转移患者不知道怎样诊断乳腺癌的远处转移,延误了治疗的时间,下面一起讨论确诊乳腺癌的远处转移需要进行什么诊断。

  乳腺癌的远处转移的诊断1、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是指到医院,让专职从事乳腺疾病诊治工作的有经验的医师再次全面触诊检查。按年龄,建议20到50岁的女性每年定期做一次检查,50岁以上的女性则每半年应做一次乳房检查。

  乳腺癌的远处转移的诊断2、病史

  肿块常是乳腺癌患者**症状,须问明出现的时间、生长速度及近期有否改变,是否疼,及疼痛的性质,乳头糜烂、溢液的时间与性质,腋窝有无肿块,是否合并妊娠及哺乳。月经史及家族史也很重要。

  乳腺癌的远处转移的诊断3、辅助检查

  乳腺检查最常用的方法有乳房钼靶摄片、超声波检查、CT乳腺导管造影、乳管镜、刺穿活检肿块及切片活检等。具体应根据病情需要,由医师决定检查项目。

  (1)B超扫描:对鉴别肿块囊性还是实质性有帮助。乳腺癌的远处转移往往呈规则低回声肿块,也有呈过强回声灶、不规则的实质性破坏回声带或呈不典型囊性肿物,但需与囊性增生病分区。B超对早期乳癌诊断价值不大。

  (2)超声:超声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远处转移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远处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3)X线检查:乳腺照相是乳腺癌的远处转移诊断的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导管影改变等。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径时称为星形病变。X线片中显示肿块常比临床触诊为小,此亦为恶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钙化点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密度,同时考虑钙化点的数量和分布。当钙化点群集时,尤其集中在1cm范围内,则乳腺癌的远处转移的可能性很大。钙化点超过10个以上时,恶性可能性很大。

  (4)CT扫描:作为乳腺摄影补充,有助于对致密型乳腺中恶性病变和远处转移灶的检出。因价格昂贵,很少采用。

  (5)透照法:利用癌组织优先吸收近红外线后,呈现棕灰色、褐色或黑色的不同颜色图像,协助临床诊断。这是比较常用的乳腺癌的远处转移的诊断方法。

  (6)近红外线扫描:近红外线的波长为600-900y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红外线透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出各种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此外,红外线对血红蛋白的敏感性强,乳房血管影显示清晰。乳腺癌的远处转移常有局部血运增加,附近血管变粗,红外线对此有较好的图像显示,有助于诊断。

  (7)肿瘤标记物测定:如癌胚抗原(CEA)测定作为辅助诊断,尤对伴有骨、内脏转移者有助。此外,血清中催乳素、降钙素、乳酸脱氢酶同功酶等,均可作为诊断参考。

  (8)热图像检查: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市,由于癌细胞增殖快、血运丰富则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渐少应用。

来源资料:《中华肿瘤杂志》 2002年 第6期


查看更多关于“确诊乳腺癌的远处转移需要进行什么诊断”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肿瘤科
患者部位:
胸部
相关检查:
乳房淋巴结实验检查、胸部B超检查、乳房穿刺针活检检查
常用药品:
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枸橼酸托瑞米芬片
相关疾病: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乳腺癌、乳腺脂肪肉瘤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