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是每个女性在一个月当中是最难熬的时候,在这期间还会伴随痛经的发生,对于女性朋友来说一定是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大家一定不要小看痛经,发生痛经时一定要及时的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不要耽误,认为忍一忍就好了,这是不对的,临床上,治疗痛经的方法有很多种,大家一般都会选择中医进行治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是什么。
1.寒凝血瘀
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或月经推后,量少,色黯有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手足欠温;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方药: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加减。
2.湿热瘀结
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痛,拒按,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经量多或经期延长,经色黯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或伴有低热起伏,大便不爽,小便黄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方药: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加减。
3.气血虚弱
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或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方药:益气养血,调经止痛。八珍益母汤加减。
4.气滞血瘀
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伴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方药: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加减。
5.肝肾不足
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伴腰骶酸痛;经色淡黯,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面色晦暗,健忘失眠;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治法方药:滋肾养肝止痛。调肝汤加减。
以上就是针对“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是什么”进行了相关的介绍,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尽早治疗以及对症治疗对患者都是好的,希望痛经患者可以尽快的恢复健康。
来源资料:《国内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1年 第3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