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淋病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 2015-10-21 14:06:14 来源: 求医网

  淋病是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淋病通过性交传染,少数也可通过患者脓汁污染物传染,女性患者可通过产道传染给婴儿。很多人都想知道引起淋病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来具体介绍一下,希望对广大的淋病患者有所帮助。也提醒淋病患者在发现疾病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耽误了自己的病情。

  1、菌体结构

  淋球菌的致病主要与菌体外面的结构有密切关系,淋球菌外面结构为外膜,外膜的主要成分为膜蛋白,脂多糖和菌毛,膜蛋白可使淋球菌黏附于人体黏膜上,通过细胞吞噬作用进人细胞,在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细胞崩解,淋球菌扩散到黏膜下层引起感染,菌毛易黏附于子宫腔和口腔上皮细胞表面,有致病力及传染性。

  2、抵抗力

  淋球菌较为娇嫩,最怕干燥,适宜在潮湿,温度为35~36℃,含2.5%~5.0%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生长,其生长的最适pH为7.0~7.5,淋球菌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相当差,在完全干燥的环境中1~2h即死亡,但若附着于衣裤和被褥中,则能生存18~24h,在厚层脓液或湿润的物体上可存活数天,在50℃仅能存活5min,淋球菌对常用的黏膜杀菌剂抵抗力很弱,它对可溶性银盐尤其敏感,1∶4000硝酸银溶液可使其在7分钟内死亡,使脓液中的淋球菌2min内死亡,1%苯酚(石炭酸)溶液能在3min内将其杀灭,除耐药菌株外,淋球菌对抗生素敏感,但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逐渐有所提高。病原体是淋病奈瑟菌,也称淋病双球菌,简称淋球菌,属奈瑟球菌科,奈瑟球菌属。

  3、形态与染色

  淋球菌呈卵圆形或豆形,菌体长0.6~0.8µm,宽约0.5µm,常成对排列,邻近面扁平或稍凹陷,像两粒豆子对在一起,无鞭毛,不形成芽孢,在急性感染的机体内,其形态较典型,多位于细胞浆内,慢性期则在细胞外,淋球菌革兰染色阴性,用碱性美蓝染色时,菌体呈蓝色,用Pappehheim Saathof染色时,菌体呈红色,背景为天蓝色,十分清晰。淋球菌在人工培养基上有五种不同的菌落形态,分别称为T1,T2,T3,T4,T5,其中T1和T2有毒力,T3和T4无菌毛,不能感染人类。

来源资料:《国内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8年 第2期


查看更多关于“引起淋病的原因是什么”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淋病细菌学检查、淋菌培养检查、药敏试验检查、涂片检查
常用药品:
阿莫西林颗粒、氨苄西林胶囊、头孢克洛分散片、阿奇霉素片
相关疾病:
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尿道炎、尿道狭窄、盆腔炎

淋病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