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球菌对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有特别的亲和力,男女性尿道,女性宫颈覆盖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故易受淋球菌侵袭,而男性舟状窝和女性阴道为复层扁平上皮覆盖,对其抵抗力较强,一般不受侵犯,或炎症很轻,故成年妇女淋菌性阴道炎少见,幼女由于阴道黏膜为柱状上皮,因此易于受染,皮肤不易被淋球菌感染,罕见有原发性淋球菌皮肤感染,人类对淋球菌无先天免疫性,痊愈后可发生再感染。下面我们来看看造成淋病发生的原因包括什么。
一、形态与染色
淋球菌呈卵圆形或豆形,菌体长0.6~0.8µm,宽约0.5µm,常成对排列,邻近面扁平或稍凹陷,像两粒豆子对在一起,无鞭毛,不形成芽孢,在急性感染的机体内,其形态较典型,多位于细胞浆内,慢性期则在细胞外,淋球菌革兰染色阴性,用碱性美蓝染色时,菌体呈蓝色,用Pappehheim Saathof染色时,菌体呈红色,背景为天蓝色,十分清晰。淋球菌在人工培养基上有五种不同的菌落形态,分别称为T1,T2,T3,T4,T5,其中T1和T2有毒力,T3和T4无菌毛,不能感染人类。
二、菌体结构
淋球菌的致病主要与菌体外面的结构有密切关系,淋球菌外面结构为外膜,外膜的主要成分为膜蛋白,脂多糖和菌毛,膜蛋白可使淋球菌黏附于人体黏膜上,通过细胞吞噬作用进人细胞,在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细胞崩解,淋球菌扩散到黏膜下层引起感染,菌毛易黏附于子宫腔和口腔上皮细胞表面,有致病力及传染性。
三、通过胎盘传染给新生儿
孕妇患有淋病,未经及时发现和治疗,或治疗不有效,淋病病原体可通过胎盘的血液循环传染给胎儿,导致胎儿患先天性淋病。当胎儿通过感染有淋病的产道时,产道部位的淋病病原体可感染给胎儿,导致新生儿发病。
四、间接接触了淋病病毒
此种情况较少,主要是接触病人含淋病双球菌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脚布脚盆、衣被,甚至于厕所的马桶圈等均可传染,特别是女性(包括幼女),因其尿道和生殖道短,很易感染。
五、自身免疫力低下
主要是指天生体质较弱,或者是长期的缺乏一些锻炼,或者是在患病期间没有治疗好的过程中自身免疫力下降,这些都会给淋病病毒的入侵提供了机会。
来源资料:《现代预防医学》 2008年 第1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