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早期需要怎样进行诊断

时间: 2015-09-30 16:14:44 来源: 求医网

  乳腺癌是女性朋友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属于恶性肿瘤,很多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好,是因为在乳腺癌发病初期时患者没有发现,等到发现的时候病情已经严重,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有时候比治疗还重要的就是诊断,医生要根据诊断来选择治疗方法,这样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乳腺癌的诊断方法。

  1、病史

  肿块常是乳腺癌病人**症状,须问明出现的时间、部位、大小、生长速度快、慢及近期有否改变,是否疼痛,疼痛的性质。乳头糜烂、溢液的时间,溢液的性质。腋窝有无肿块,是否合并妊娠及哺乳。月经史及家族史。

  2、查体

  首先由全面检查开始,注意胸、腹、盆腔、骼路的转移。而后检查乳房,乳腺的检查应先查健侧,后查患侧。检查应顺序、仔细。应先视诊,注意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外形有否异常,皮肤有无炎症样改变及桔皮样水肿等。触诊用手指平摸,乳房检查时,上臂伸过头部查乳腺内半,上臂垂下查乳腺外半,查到肿块时按三带区,四个象限记录部位,同时对肿块的性质及活动度详加描述。并压迫乳晕,有否溢液排出,有液体排出时,应记录液体的性质。

  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应注意胸锁乳头肌起点深处之前哨站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检查时应用手将患者上臂举起,用另一手按在腋窝处,再将上臂放下,用手托着患者肘部,检查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检查,因有胸肌覆盖,难查出,多个淋巴结转移时,触之饱满。

  3、X线检查

  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改变等。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径时称为星形病变。x线片中显示肿块常比临床触诊为小,此亦为恶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钙化点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密度,同时考虑钙化点的数量和分布。当钙化点群集时,尤其集中在1厘米范围内则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钙化点超过10个以上时,恶性可能性很大。

  4、超声显像检查

  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来源资料:《国内医学影像技术》 2009年 第9期


查看更多关于“乳腺癌早期需要怎样进行诊断”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外科、中医科、肿瘤科
患者部位:
胸部
相关检查:
X线检查、声显像检查、CT检查、热图像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
常用药品: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甲睾酮片、醋酸甲羟孕酮分散片
相关疾病:
感染性休克、肿瘤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乳腺结核

乳腺癌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