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炎是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患上葡萄膜炎的人在临床检查上表现眼睛疼痛,会出现流泪以及视力下降的情况。在临床,很多疾病和葡萄膜炎存在相似之处。因此,诊断葡萄膜炎是重要的步骤。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葡萄膜炎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葡萄膜炎是指通常将发生于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以及玻璃体的炎症,多发于青壮年,是一类常见而又重要的致盲性眼病,及时发现争取早期进行及时彻底的治疗,对患者的康复极为重要。在临床上,葡萄膜炎分为三种类型。下面我们进行区分。
(一)前葡萄膜炎:
前葡萄膜炎复发期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改变:在前葡萄膜炎复发期,眼后段的炎症,一般呈慢性炎症和轻度的炎症炎症性渗出多可被吸收,此时典型的造影改变为虫蚀样荧光外观和窗样缺损,弥漫性视网膜色素上皮损害者则出现椒盐样强或弱的荧光改变。此外还可看到点状染色、视盘强荧光、出血遮蔽荧光、黄斑水肿所致的花瓣状强荧光,偶尔见到色素上皮脱离所致的局限性强荧光。
(二)后葡萄膜炎(脉络膜炎) :
后葡萄膜炎又称脉络膜炎,因脉络膜和视网膜邻接,脉络膜发炎时,往往波及视网膜,所以又称为脉络膜视网膜炎。脉络膜炎的特点是不出现疼痛,有视力下降及明显眼前黑影。后葡萄膜炎是一组累及脉络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和玻璃体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包括脉络炎、视网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网膜脉络膜炎和视网膜血管炎等。
(三)全葡萄膜炎:
全葡萄膜炎是指累及整个葡萄膜炎症。视网膜内层为衬于血管膜内面的一层薄膜,有感光作用。后部有一视神经乳头。炎症可累及视网膜和玻璃体。当全葡萄膜炎由感染因素引起时,称为眼内炎。国内常见的全葡萄膜炎主要为Vogt-小柳原田病、Behcet病性全葡萄膜炎等。与交感性眼炎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诊断确定后立即以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冲击,炎症控制后剂量递减,静止后仍需服用维持量3~6个月。
上述的内容是关于“葡萄膜炎的鉴别诊断有哪些”的介绍,希望患者们有所了解。患者们需要及时的进行诊断区分,只有了解自己患上的什么病,病情如何,才可以更好更有效的进行治疗。
来源资料:《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4年 第4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