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不稳症状诊断/鉴别

时间: 2015-05-19 16:28:39 来源: 求医网

  步态不稳的诊断可通过检查患者步态及脑部CT、核磁共振等相关的检查结果而判断,观察患者站立、行走时的姿势,以及上下肢与躯干的配合。令患者沿直线向前走、侧行、退行、转弯,用足尖、足跟行走。

  步态不稳的鉴别诊断:

  步态不稳与'半身不遂'的鉴别,前者是病人能行走,只是步态特殊。而后者是指偏侧上下肢瘫痪,不能随意运动,伴有口眼歪斜,多为中风后遗症。 足跟对足尖直线交替先前直走,共济失调者由于平衡不稳而不能进行。 向前走时令其转变方向走,共济失调者动作困难。

  步态异常:步态是指患者步行时的姿势。是一种复杂的运动过程,要求神经系统和肌肉的高度协调同时涉及许多的脊髓反射和大、小脑的调节,以及各种姿势反射的完整、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相互协调。因此观察步态常可提供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线索。不同的疾病可有不同的特殊步态,但是步态并非是确诊的依据,而是对诊断有参考意义。检查时注意排除由骨骼的畸形及骨、关节、肌肉、血管、皮肤及皮下组织等病变引起的步态异常。

  慌张步态:起步后小步快速往前,脚掌不离地,擦地而行,且身体向前倾,有一种要扑倒在地的趋势,这是震颤性麻痹患者的典型步态,也称帕金森氏病。

  蹒跚步态:是一种典型的异常步态。走路时身体左右摇摆,呈鸭步样。常见于神经系统疾患、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双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

  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此指深感觉障碍引起者特点是行走时步幅较大两腿间距较宽,提足较高,足道强打地面双眼注视两足睁眼时可部分缓解,闭眼时不稳甚至不能行走,常伴有感觉障碍Romberg征阳性见于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痨等。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步态不稳


查看更多关于“步态不稳症状诊断/鉴别”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外科
患者部位:
下肢
相关检查:
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步态分析检查、运动功能检查
常用药品:
颈复康颗粒、万通筋骨片、藤黄健骨丸、颈舒颗粒
相关疾病:
米勒费雪症候群、斜视、上颈椎不稳症、库鲁病

步态不稳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