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疝症状起因

时间: 2015-05-13 11:18:50 来源: 求医网

  在正常情况下滑动疝等其一部分被腹膜所覆盖,而另一部分则无腹膜包被。该脏器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因素,如年老韧带松弛,消瘦、内脏下垂等原因,使该脏器的移动度加大而致病。

  在正常情况下升结肠、降结肠、膀胱及输卵管等其一部分被腹膜所覆盖,而另一部分则无腹膜包被。该脏器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因素,如年老韧带松弛,消瘦、内脏下垂等原因,使该脏器的移动度加大,再加前述各项疝形成的因素而致病。

  腹股滑动疝的病理分类主要有2种方法按疝囊与脱出脏器的位置分类疝囊旁型(pulling型)此型多见,脱出之脏器为结肠并构成疝囊后壁,腹膜构成的疝囊位于肿物前方。疝囊内型此型与一般疝无异,但手术时应注意腹膜外脏器。疝囊外型(pushing)此型少见,脱出的脏器构成疝的大部分,腹膜的一部分位置较高,手术寻找疝囊时如不注意容易损伤脱出的脏器。

  小儿腹股沟斜疝因腹腔脏器进入没有闭塞、并与腹腔相通的腹膜鞘状突,故未闭塞的腹膜鞘状突是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的疝囊。斜疝疝囊起自腹股沟管内口,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沿腹股沟管走行,穿出腹壁,在精索的内前方并与精索紧贴,精索血管在输精管外侧,而且精索血管往往与输精管分离,手术中应特别注意。成人腹股沟斜疝则是在腹膜鞘状突闭塞之后,腹膜外突而形成疝囊,故疝囊与精索之间相对疏松。

  小儿的腹股沟管很短,尤其新生儿和婴儿,长度约1cm左右.

  新生儿和婴儿大网膜很短,极少突入疝囊,疝内容物最多见的是小肠。新生儿和婴儿回盲部系膜固定尚不完善,活动度较大,盲肠、阑尾不仅可以疝入右侧疝囊,而且可以疝入左侧疝囊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网膜的发育,年长儿童的大网膜可疝入疝囊。少数病儿的盲肠或膀胱构成疝囊壁的一部分,形成滑动疝(sliding hernia)。

  疝囊颈细小或外环比较狭小的初发疝或小婴儿疝,在剧烈哭闹、阵咳时导致腹内压突然升高,可推挤较多脏器扩张疝环并进入疝囊,腹内压暂时降低时,疝环弹性回缩,疝内容不能回纳而发生嵌顿。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的疝内容物以肠管居多,嵌顿后出现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由于局部疼痛和肠管绞痛,患儿越发哭闹,腹内压持续增高,加之局部疼痛可反射性引起腹壁肌肉痉挛,加重嵌顿,难以还纳。较之成人,小儿的疝囊颈和疝环比较柔软,腹壁肌肉及筋膜组织薄弱,腹股沟管所受腹肌压力较小,肠系膜血管弹性也较好,故发生肠管绞窄、坏死者较少见,而且血液循环障碍由静脉回流受阻、淤血、水肿发展至肠坏死的进程相对缓慢。被嵌顿的肠管血液循环受阻,肠管可出现充血水肿、片状出血,肠管发绀,疝囊内多有渗液。肠管绞窄坏死后,阴囊内渗出液混浊、血性,阴囊红肿,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精索长时间受压,睾丸血运受阻可发生梗死,发生率10%~15%。

来源资料:《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4年 第11期


查看更多关于“滑动疝症状起因”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透光试验检查、血常规检查、X线片检查、B超检查、常规检查
常用药品:
醋酸泼尼松片、脉管复康片、转移因子胶囊、积雪苷霜软膏
相关疾病:
小儿腹股沟斜疝、脑疝、切口疝、白细胞增多、肠鸣、腹痛

滑动疝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