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卟啉病在我国报道较少,据我们统计自1953~1996年仅有145例,其中epp占75.2%(109例),pct有28例,cep有3例,pv有1例,未定型1例。无hc的报道。
1.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epp) 是最为多见的皮肤卟啉病,常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多在童年,以4~10岁居多,成人发病者罕见。表现为急性光敏性反应。于日晒5~30min后,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有刺痒或灼痛感,继之出现片状肿胀、红斑,视日晒强度和时间的不同,重者于面颊颧部、手指背侧、甲周和指尖腹侧可有瘀斑甚或水疱及指甲剥离表现。发病后若即能避光,在2~5天内肿胀可消,皮肤脆性增加,经搔抓等刺激后呈现线条状表皮剥脱结痂以及针头至芝麻大的虫蚀状凹陷瘢痕。一般较浅表。经过多次、数年反复发作后,皮肤渐见增厚,面部似蜡样,呈橘皮样鼻,唇部苍白增厚,唇红黏膜纹理深粗,与口周皮纹相连成特征性的放射状裂纹和瘢痕(图2)。手背皮肤增厚常开始于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处,呈指节垫样。继之,手背尤以桡侧虎口处更甚,逐渐苔藓样增厚,沟纹很明显,呈卵石铺路样外观。颈项部多呈菱形皮肤。偶见皮肤色素沉着及颞部毳毛增粗。整个面部呈饱经风霜的早老容貌。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