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导致面色发黄应及时治疗

时间: 2014-12-02 11:02:10 来源: 求医网

  如果你的身体状况一直都很良好没有患过什么大病,突然发现自己面色发黄,绝大多数情况是由于营养不良导致,应对营养不良我们应该及时治疗以免引发其他疾病。

  1.急救期的治疗

  (1)抗感染 营养不良和感染的关系密不可分,最常见的是患胃肠道、呼吸和/或皮肤感染,败血症也很多见。均需要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2)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 在营养不良的急救治疗中,脱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的处理是特别重要,尤其在腹泻伴营养不良的小儿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液体的进入量以防发生心力衰竭。

  ②调整和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营养不良儿常严重缺钾,在尿量排出正常时,可给钾6~8mmol/(kg.d),至少维持5天。同时也有钙、镁、锌和磷的缺乏,如不及时处理,当给予高热能,高张的肠道外营养液时还会进一步恶化。一般补充镁2~3mmol/(kg.d),锌1~2mmol/(kg.d),钙给常规量,钠补充少量以免心衰,约为3~5mmol/(kg.d)。

  (3)营养支持:在液体和电解质不平衡纠正后,营养不良的治疗取决于肠道吸收功能的损害程度,如果肠道吸收功能不良,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中心静脉营养或外周静脉营养,前者保留时间长,输入的营养液浓度较高,而后者不能超过5d。肠道外营养液的成份和量应以维持儿童的液体需要为基础,一般100ml/(kg.d)。蛋白质一般2g/(kg.d)。脂肪是热能的主要来源,可提供总热能的60%。在应用肠道外静脉营养时,应监测血清葡萄糖,每6h1次,以防高血糖症发生。每周应随访肝功能。

  2.并发症治疗

  (1)低血糖:尤其在消瘦型多见,一般在入院采完血后即可静注505葡萄糖10ml,予以治疗,以后在补液中可采用5%~10%的葡萄糖液。

  (2)低体温:在严重消瘦型伴低体温死亡率高,主要由于热能不足引起。应注意环境温度(30~33℃),并用热水袋或其他方法保温(注意烫伤)同时监测体温,如需要可15分钟一次。

  (3)贫血:严重贫血如Hb<40g/L可输血,消瘦型一般为10~20ml/kg,浮肿型除因贫血出现虚脱或心衰外一般不输血。轻、中度贫血可用铁剂治疗,2~3mg/(kg.d),持续3个月。

  3.恢复期治疗

  (1)提供足量的热能和蛋白质极为重要。在计算热能和蛋白质需要时应按相应年龄的平均体重(或P50)计算,而不是小儿的实际体重。每公斤体重需要的热能和蛋白质,再乘以理想体重即为每天的摄入量。

  (2)食物的选择:选择适合患儿消化能力和符合营养需要的食物,尽可能选择高蛋白高热能的食物,如乳制品和动物蛋白质如蛋、鱼、肉、禽和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

  (3)促进消化和改善代谢的功能

  ①药物治疗:给予各种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本科以助消化。适当应用蛋白同化类固醇剂如苯丙酸诺龙,每次肌注10~25mg,每周1~2次,连续2~3周,可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增进食欲,但在用药期间应供应足够的热能和蛋白质。

  4.病因治疗

  治疗原发病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和消耗性疾病如结核和心、肝、肾疾病。向家长宣传科学喂养知识,鼓励母乳喂养,适当添加辅食,及时断奶。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挑食、偏食等。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营养不良


查看更多关于“营养不良导致面色发黄应及时治疗”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儿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
常用药品:
复方阿胶浆、葵花护肝片、益肝灵
相关疾病:
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小儿生理性黄疸、贫血

脸色发黄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