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现“耳后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来就诊者,有些是因为疼痛而发现肿大,有些是无疼痛而偶然发现的。伴疼痛的耳后淋巴结肿大多为急性炎症引起,常有局部红肿热等炎症表现。耳后淋巴结肿大的具体诊断方法如下:
1、血象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对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淋巴结肿大伴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感染 、但有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亦可不高、但中性粒细胞常增多。淋巴结肿大伴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而淋巴细胞增多者,常考虑病毒感染但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第二周时白细胞常有升高,且在三周内常可发现异常淋巴细胞(1O%-20%或更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寄生虫感染或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淋巴结肿大伴有外周血幼稚细胞者多为白血病或癌肿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时除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
2、骨髓检查
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白血病、浆细胞瘤恶性组织细胞病、高雪病、尼曼一匹克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必要时应做骨髓病理学检查,对于转移性癌肿虽难以识别原发部位但对识别转移性癌细胞有决定性意义 。
3、血清学检查
疑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做嗜异性凝集试验,效价在1:80以上有临床价值。>1:200可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对疑有钩端螺旋体病者可做凝集溶解试验,超过1:400效价为阳性。对疑有性传播疾病者可做HlV抗体、梅毒血清学检查。对疑有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反应性淋巴结肿大时应做相应血清学检查。
4、淋巴结穿刺针吸涂片检查
淋巴结肿大较明显且位置表浅者,可用较粗注射针头进行淋巴结穿刺,用较大负压抽吸少量内容物涂片检查,此法简便易行。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