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肌麻痹性眼痛的诊断鉴别方法

时间: 2014-12-20 17:10:37 来源: 求医网

  眼肌麻痹性眼痛除第Ⅲ,Ⅳ,Ⅵ脑神经,第Ⅴ脑神经第1,2支及眼部症状之外,缺少其他客观体征,所以确立诊断主要依据发病的全部过程,眼部表现及对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反应,根据Hunt和Smith的诊断意见,综合国内文献中报道50余例提出5条诊断标准:

  1.疼痛:为眼球后部持续性的针刺样或撕扯样疼痛,并放射至前额部或颞部。

  2.眼肌麻痹:除支配眼球运动的第Ⅲ,Ⅳ,Ⅵ脑神经麻痹外,可伴有第V脑神经第1,2支或第Ⅱ,Ⅶ脑神经损害,上述脑神经麻痹可出现于疼痛之前或之后数天。

  3.脑CT,核磁共振成像:可显示海绵窦两侧不对称或窦内密度不正常,颈动脉造影可显示颈内动脉末端不规则狭窄,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4.多发于中老年人:症状持续数天或数周,可自行消退或治愈,但经过数月或数年可复发。

  5.对皮质类固醇治疗特别敏感,如应用泼尼松60~80mg/d,48h内应见效,球后剧痛和眼肌麻痹为其特点的综合征。


查看更多关于“眼肌麻痹性眼痛的诊断鉴别方法”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五官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验光检查、血常规检查、炎症检查、体检检查
常用药品:
氟美童、典必殊、复方熊胆滴眼液、清心明目上清丸
相关疾病:
后葡萄膜炎、开角型青光眼、化脓性葡萄膜炎、虹膜黑色素瘤

眼痛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