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火的辨证

时间: 2014-12-01 15:32:38 来源: 求医网

  在人体的脏腑中,心主血脉,肺主气,气行血行,肺气有协助心脏推动血行的作用。如果肺气不足,就无力助心火以驱散风寒,人便会生病。

  有位朋友的太太,每到冬季总是在凌晨三四点钟燥热出汗,白天却畏寒怕冷,出门穿得严严实实仍感觉冻得不得了。后来去看中医,被诊断为风寒束表,心火内盛,典型的“冰包火”。医生说,他太太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肺气不足,无力助心火以驱散风寒。

  朋友和他太太对医生的诊断不是非常理解,便找到了我,希望我能给他们详细解释一下。其实,依我看来,那位医生的诊断是非常有道理的。

  中医认为,肺司呼吸,气体从鼻进出,所谓“肺开窍于鼻”;气体又经过喉,能发出声音,也与肺有关系。“肺气宜肃降”,是说肺内需保持清肃,不受痰热等因素阻碍;肺气必须适当下降,当肾气接纳,上下交流,呼吸才能正常,体内水道才能通畅。同时,肺主输血液和水分,心主血脉,肺主气,气行血行,肺气有协助心脏推动血行的作用。而水液进入人体,先由脾运化到肺,再由肺输送到全身。

  所以,肺气与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关系。咳嗽、咳痰、气喘等,都是肺气上逆的症状。咯血为肺热、肺(阴)虚或肺络受伤的表现;鼻塞流涕、鼻出血等都应从肺考虑;喉痒、声沙哑或喉鸣等也应从肺考虑;眼睑或面部浮肿,四肢肿,也可能由于肺气壅塞不能通调水道引起。肺气要是不足,就无力助心火以驱散风寒,人便会生病。

  那么,如何才能够畅通肺气呢?有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下面就介绍给大家。

  1.摩喉护肺法

  端坐,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到胸部。双手交替按摩30次为1遍,可连续做2~3遍。这种方法可以利咽喉,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2.摩鼻护肺法

  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迎香穴位于鼻唇沟与鼻翼交界处),每天摩鼻1~2遍。经常摩鼻能有效预防伤风感冒,对体质差、冷空气过敏的人非常有效。

  防止心火上炎的“急救三宝”

  当心经虚火上升,便会造成心火上炎,多表现为舌生疮、口腔糜烂、心烦失眠、舌尖红绛等。对此,可根据症状选择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或至宝丹进行急救。

  《黄帝内经》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地位高于脑,主神明。这里所谓的神明,就是指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及这些活动所反映的聪明智慧。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则精神健旺,神志清楚;反之,则神志异常,出现惊悸、健忘、失眠、癫狂等,也可引起其他脏腑的功能紊乱。

  心火一动,一般是急症,若未能急救,就有生命危险,如突发性的脑出血、脑血栓等。那么,当这种病症出现时,我们该如何防治呢?

  从中医角度,对付这些急症,可以服用“急救三宝”,即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和至宝丹。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book/120507/76558.htm


查看更多关于“心火的辨证”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儿科、五官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头部、颈部、胸部、腹部
相关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B超检查、眼压 、 眼底镜检查法 、 眼及眶区CT检查 、 眼球和眼眶的超声检查
常用药品:
牛黄清胃丸、甲硝唑芬布芬胶囊、参龙宁心胶囊、龙枣胶囊、黄连胶囊、清心沉香八味丸
相关疾病:
赤脉传睛、新生儿发热

心火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