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旁脓肿又称肛管周围脓肿,肠内细菌引起肛隐窝(肛管直肠交界处的凹陷窝组织)发炎感染,沿淋巴侵犯直肠肛管周围组织形成脓肿。该疾病严重侵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对该疾病的病因病理多加了解,提早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受到该疾病的侵害。
肛旁脓肿的病因病理如下:
现代医学认为,90%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发生与肛门腺感染、化脓有关。正常的肛门腺大部分位于内括约肌之间,平时分泌多糖粘液,有润滑粪便的功能。当细菌从肛门腺导管开口部逆行侵入时,可引起肛隐窝炎症。进一步发展,肛隐窝炎继续扩散,使肛腺管水肿阻塞,引起肛腺发炎;若再向外扩散,形成肛管直肠周围炎,这一阶段为脓肿的前驱期。
因炎症继续发展,感染化脓,则形成肌间隙脓肿,又称为中央间隙脓肿。这种脓肿的脓液可沿着肛门括约肌各层的肌间隙蔓延,形成各种脓肿。经肛管皮下蔓延,可形成肛管皮下脓肿;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及浅部之间蔓延,可形成肛门旁皮下脓肿;经肛门外括约肌深、浅两部之间蔓延,可形成坐骨直肠窝脓肿;沿内、外括约肌之间向上蔓延,到直肠纵肌与环肌间,可形成高位肌间脓肿或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向下蔓延,可形成低位肌间脓肿或肛门后间隙脓肿或坐骨直肠窝脓肿等。此外还可以由淋巴管向各处间隙扩散,形成各种脓肿。
另外,肛裂、直肠炎、直肠狭窄、克隆氏病、内外痔、肛门直肠损伤等都能引起脓肿。而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结核、痢疾等使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又都是致病的诱因。肛门脓肿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产气夹膜杆菌和厌氧菌等。主要的病菌为脆弱类杆菌和其它类杆菌,其次为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及梭状芽胞杆菌。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200707/1666/2594.htm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