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排便时间过长的检查

时间: 2015-09-24 15:29:09 来源: 求医网

  在现在的生活中,患上排便时间过长的人是越来越多的,很多患者在患排便时间过长后很多患者没有重视起来,殊不知排便时间过长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还会引发很多并发症。为了及时的发现排便时间过长的出现以及及时的治疗。我们应该了解排便时间过长的检查内容。下面我们对如何进行排便时间过长的检查进行检查。

  1、结肠传输试验

  结肠传输试验是排便时间过长患者需要的检查,需要注意的是,检查者服用20粒不透X线标记物,48小时后拍1张腹平片,必要时72小时再拍1张腹平片,以观察从肠道排出的标记物情况。

  2、粪便检查

  排便时间过长还需要通过粪便检查项目,一般来说,观察粪便的形状、大小、坚度、有无脓血和黏液等。在直肠排便时间过长时,由于直肠平滑肌弛缓,排出的粪便多呈块状;而痉挛性结肠排便时间过长时,粪便呈羊粪状。粪便常规及隐血试验是常规检查的内容。

  3、特殊检查

  特殊检查也是排便时间过长必要的检查项目,而且,吞服一定数量不透X线的胶管碎片作为标志物,定时拍摄腹片,可了解到标志物在胃肠道内运行的速度及分布情况。如系直肠性排便时间过长,可见标志物在结肠中运行很快,最后聚积于直肠;如为结肠性排便时间过长,则标志物分布于空肠和直肠之间。

  4、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对回肠末端病变,如肠结核,克罗恩病,其他溃疡性病变以及大肠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直肠息肉及癌肿,慢性血吸虫肠病等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5、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对胆道及胰腺的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

  6、小肠镜检查

  虽然小肠镜检查未能普遍开展(新型小肠镜即将问世),但其对小肠吸收不良及Whipple病等有较重要诊断意义,小肠镜直视下可观察小肠黏膜的情况,活组织病理检查可判断微绒毛及腺体的变化等。

  以上的内容是关于排便时间过长的检查,以上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详细介绍,大家是否已经了解了呢?希望对患者的治疗有帮助,排便时间过长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及时治疗才是最关键的,同时,患者需要在治疗的时候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积极的进行护理。

来源资料:《国内老年学杂志》 2000年 第1期


查看更多关于“如何进行排便时间过长的检查”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臀部
相关检查:
粪细菌培养、纤维结肠镜检查、球囊逼出试验、粪便结石
常用药品:
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妇科断红饮胶囊、铁皮枫斗颗粒
相关疾病:
活动盲肠综合征、习惯性便秘、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排便时间过长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