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是构成支撑人类头颅和躯干运动的重要结构,其稳定性主要依赖于本身骨结构的完整性及其周围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结构的连续性。足跟疼痛是骨伤科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之“痹症”范畴,多见于中老年人,因其缠绵难愈,故而又是治疗上的疑难病。
传统中医对足跟痛之症早有研究,隋代著名医学家巢元方称足跟痛为“脚根颓”,书云:“脚根颓者脚跟忽痛,不得着也,世俗呼为脚根颓。”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大医学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称之为“足跟痛”,必须使用桂附膏。
中医学认为足跟为足少阴、足太阳之络脉所过之处,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足跟痛多因肝肾亏虚,精血耗损,不能濡养筋骨,长期劳损,筋骨失于濡润滋养,加之风寒湿邪侵袭、外伤导致经脉闭阻、气血滞结而变生疼痛,血不荣筋所致。中老年人因两足着地,长期负重,特别是形体虚弱者,肝肾不足,筋脉失养,复因慢性劳损或闪挫,伤及筋骨,或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导致肝肾经脉气血受阻,瘀血阻滞,不通则痛。
温馨提示:治疗足跟痛宜滋补肝肾、通血络、壮筋骨、温经散寒、祛寒湿为主
来源地址:http://www.zysj.com.cn/yianxinde/6/68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