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骨症的致病因素是什么

时间: 2015-01-21 22:30:50 来源: 求医网

  患儿,女,1岁,因面色苍白8个月,进行性加重就诊。查血色素为77 g/L,白细胞17.9×109/L。腹部B超发现肝脾大。胸部及双下肢平片显示诸骨密度增高,长骨干骺端密度不均匀,干骺端衔接处疑有病理性骨折,长骨中段见骨膜增生;诊断为石骨症。头颅及双髋MRI示颅骨板明显增厚,双侧股骨近端未见骨髓信号,符合石骨症改变。

  石骨症又称大理石骨病、先天性骨硬化病,是一种临床罕见的骨发育障碍性遗传性疾病。病因可能是由破骨细胞功能不良,破坏了成骨和破骨作用的生理平衡,造成骨髓腔消失,引起造血功能低下所致。本病多有严重进行性贫血,发育障碍,营养不良,常有表情呆滞、智力低下;头颅可呈方颅、角型,前囟饱满,易出现骨折或畸形愈合,可有鸡胸、脊柱侧弯、胸廓畸形;可因颅底骨增厚而压迫脑神经,表现出面瘫、视神经麻痹、失明等。患儿常有肝脾、淋巴结增大等明显髓外造血征象,外周血三系明显下降,有时可见幼稚红细胞、幼稚粒细胞,红细胞形态异常。骨质坚硬,骨髓穿刺不易成功,骨髓像类似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X线平片显示全身骨骼普遍性密度增高,失去原有结构,以颅底、四肢、脊柱、骨盆明显,长骨干骺端呈杵状,可见深浅交替的横形带状影;椎体出现上下两层致密而中间透明影像,颅骨密度增高。

来源资料:《国内医学论坛报》2007年第20期


查看更多关于“石骨症的致病因素是什么”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外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骨密度检查、骨骼触诊检查、骨显像检查、股骨头坏死检查
常用药品:
骨刺消痛液、骨仙片、骨康胶囊、伤科接骨片
相关疾病:
纹状骨瘤、骨硬化病、外伤性骨化性肌炎、间充质软骨肉瘤

石骨症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