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汗证较为常见的有自汗与夜间盗汗。其中时有汗出,动则益甚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即止为夜间盗汗。在现代医学中,甲亢、风湿热、休克、结核、低血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病也可引起出汗异常。
对于自汗的中医辨证调理,分为三种证型:营卫不和、肺脾不足及热滞于内。
营卫不和的患者,常常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常见于表虚之人而冒风受寒,或经常失眠者,遇情绪波动则汗出加重。脉缓,苔薄白。
肺脾不足的患者,汗出恶风,平素易感冒,面白,疲乏,气短,活动后汗出较甚。舌质淡,脉细弱。
热滞于内的患者,常表现为蒸蒸汗出,口渴喜冷饮,面赤颧热,烦躁不安,或兼有发热,肢节疼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大。
夜间盗汗的临床辨证分型多分为:心血不足及阴虚火旺二型。
心血不足的患者,常表现为睡则汗出,醒则汗止,心悸少寐,面色少华,气短神疲。舌淡苔薄,脉虚。
阴虚火旺的患者,往往出现潮热盗汗,虚烦少寐,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女子月经不调,男子梦遗。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2002/01/01/51/62/68.htm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