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方法

时间: 2014-11-08 16:59:58 来源: 求医网

  中医认为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出血性疾病,发病以中青年居多。中医学虽无此病名,但史书上早有此病诸症记述,属中医学的“血证”、“葡萄疫”、“温病发斑”、“血瘀发斑”等范畴。历代中医文献较详尽的记载了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急、慢型)、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病机、病症的机转与变化,给有效的治疗该病症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方法:

  1、中医药治疗。本病按中医辨证,属阴虚胃热而见出血颜色鲜红、伴头目眩晕、口干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者,方用玉女煎加减(生地15克、麦冬1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甘草3克、茜草10克、蒲黄10克)以养阴清热;气虚脾弱而见出血颜色较淡、动则气急多汗、面色虚浮少华、头昏眼前发黑、萎靡乏力者,方用归脾汤加减(党参15~30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当归9克、白芍9克、首乌10克、枣仁10克、茜草10克、蒲黄10克)以补气健脾。此外应据具体情况酌加补血止血药物。

  2、单方验方。复方皂矾丸治疗:人参120克、海马30克、皂矾120克、油桂60克、核桃仁60克、大枣60克、七寸蛇一条。制法:大枣去核蒸熟,碾成糊状;人参、海马烤干,加上其余药物生碾成粉。然后将药粉和于枣糊中,制成丸,每丸约3~5克。每日3次,每次1丸,饭后用温开水服下;红枣10枚、龟肉120克,共煮服;猪心1个、核桃肉60克,共煮服。上述诸法均有一定疗效。

  参考书籍: 《老年百病防治》 > 第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查看更多关于“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方法”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五官科、儿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血涂片检查、生化检查、血清检查、骨髓检查
常用药品:
转移因子胶囊、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地榆升白片、醋酸泼尼松片
相关疾病:
白血病视网膜病变、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同种免疫性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