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干燥的诊断

时间: 2014-11-08 17:32:15 来源: 求医网

  皮肤是人体的天然外衣,一般由外至内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大部分,而表皮又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及基底层。皮肤干燥是指皮肤缺乏水份令人感觉不适的现象,因此在诊断皮肤干燥时,需要注意皮肤的色泽及形态,以免出现误诊。

  望诊皮肤:

  望皮肤要注意皮肤的色泽及形态改变。

  1.色泽

  皮肤色泽亦可见五色,五色诊亦适用于皮肤望诊。临床常见而又有特殊意义者,为发赤、发黄。

  (1)皮肤发赤,皮肤忽然变红,如染脂涂丹,名曰“丹毒”。可发于全身任何部位,初起鲜红如云片,往往游走不定,甚者遍身。发于头面者称“抱头火丹”,发于躯干者称“丹毒”,发于胫踝者称“流火”。因部位、色泽、原因不同而有多种名称,但诸丹总属心火偏旺,又遇风热恶毒所致。

  (2)皮肤发黄,皮肤、面目、爪甲皆黄,是黄疸病。分阳黄、阴黄二大类。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多因脾胃或肝胆湿热所致。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多因脾胃为寒湿所困。

  2.形态

  (1)皮肤虚浮肿胀,按有压痕,多属水湿泛滥。皮肤干瘪枯燥,多为津液耗伤或精血亏损,皮肤干燥粗糙,状如鳞甲称肌肤甲错。多因瘀血阻滞,肌失所养而致。

  (2)痘疮:皮肤起疱,形似豆粒,故名。常伴有外感证候,包括天花水痘等病。

  (3)斑疹:斑和疹都是皮肤上的病变,是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症状。斑色红,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下,摸不应手。由于病机不同,而有阳斑与阴斑之别。疹形如栗粒,色红而高起,模之碍手,由于病因不同可分为麻疹、风疹、隐疹等等。



查看更多关于“皮肤干燥的诊断”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五官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X线检查、皮肤活细胞检查、微量元素检查、皮屑检测、免疫功能障碍检查
常用药品:
小儿十维颗粒、维生素E软胶囊、善存银片、脂肪乳注射液(C14-24)
相关疾病:
皲裂性湿疹、慢性湿疹、皮肤病、过敏性眼睑皮肤炎、夏季热

皮肤干燥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